建筑,大地文化的歌吟——賞世博“建筑之美”金銀盤(魏敏燕) |
發布日期:10-08-03 08:26:3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魏敏燕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0年8月上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中華建筑,人類文化不可或缺的燦爛音符,東方地平線上的偉大構筑,走過了時代變遷,幾千年來不斷散發著誘人沉思的美學魅力,演繹了一個古老民族的側影,也裝扮了一個時興城市的風景,是一種富于文化哲學與美學內涵的空間存在。 當代杰出藝術家杰克遜說,當我們想起任何一種重要文明的時候,我們有一個習慣,就是用偉大的建筑來代表它。無論任何一種建筑形式,“和諧”總是它的一個特征符號,展示出文化與自然所賦予的和諧統一、天人合一的寧靜與韻味。 上海世博會的主題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突出點明了人類居住環境與建筑構造和諧統一的重要性,而作為紀念上海世博會的“建筑之美”金銀盤,則以圓形內環作為盤面的主要結構,內環飾以極富動態效果的圓圈不規則排列組成,并于正面刊有“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字樣及中國館造型,背面附刊“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字樣及會徽,鮮明表現天人合一、萬物和諧的意愿。 “建筑之美”金銀盤著墨古建筑的和諧與共,來鑄刻城市與生活之間的永恒音律。無論是在晨昏時分、麗日中天,抑或皓月當空之時,細細觀賞“建筑之美”金銀盤,時光、空間不斷重疊,又時而錯開。恍惚之間,我已隨著手中之盤游歷了美好江山,將各式各樣的建筑風格盡收眼底,從古到今,從遠到近,方寸之間,包羅萬象,建筑的藝術語言匯聚成了一串美妙的音符,引人入勝。 據建筑學介紹,按照實用功能,古代建筑共有居住建筑、城市公共建筑、禮制與祠祀建筑、宮殿建筑、陵墓建筑、佛家建筑和園林建筑等七種,這幾大系列,在該款金銀盤中盡顯無遺。靜觀金銀盤,并沒有刻意求精的嘩眾取寵,而是平淡愜意的水墨寫真。設計者利用粗曠灑脫的線條在貴金屬材質上自如行筆,結構清晰明朗,走筆如同行云流水,于婉轉處給予觀者攝人心魂的美感。正面圖案上,八座古代著名建筑物環繞排列在外環有限的空間上,錯落有致,絲毫不顯擁擠。恢宏博大的明清紫禁城,高古雄渾的黃鶴樓,磅礴壯觀的帝王陵墓,清麗寧和的江南民居,古雅精致的故宮天壇,莊嚴肅穆的神圣佛塔,詩情畫意的橋梁亭臺……盤面上所展現的八大建筑風物,以其極富文化魅力的空間造型與歷史長卷,隨著悠悠歲月的流淌,而愈見其輝煌。如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