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金銀鋌,樸素真切地紀念 |
發布日期:11-08-22 08:24:3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高達 |
的蒼天大樹,那么簇擁大樹而生的,則是象征辛亥革命烈士的怒放黃花。“黃花”之意,源于黃花崗72烈士墓,設計者沒有直接表現陵園本身,而是借菊花圖案,渲染出對百年之前,為革命拋頭顱撒熱血的這一批革命志士永遠的尊敬。百年之中,菊花與辛亥革命烈士,已等同于一體。“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白居易《詠菊》)“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蘇軾《趙昌寒菊》)“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梅堯臣《殘菊》)這些贊頌,這些溢美,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金銀鋌上,都化作對辛亥革命先烈的一片懷念。
“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金銀鋌的另一個亮點,是經線與緯線組成的無數細小方格。從設計角度,這些細小方格與畫面的主體相呼應,對敢頂天敢立地的挺直大樹,與凌風寒傲霜雪的金黃菊花,起到烘托與映襯的作用。從寓意角度,這無數細小方格,又是百年之中,具體到瑣碎的一個又一個小日子。百年風云是那凌空而動的飄帶,而百年日歷,則是用鮮血用生命用激情,踏踏實實走過來的每一天。百年之中,我們經歷過軍閥內亂,經歷過外來侵略,也經歷共和國左或右的干擾與困惑。也正因為有這百年的磨難,才有“1”之蒼天大樹的偉岸,才有“0”之歷史年輪的飛旋。回過頭重溫這百年歷史,畫面上的每一個方格,現實中的每一頁日歷,都具有特別的價值與意義。 對“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金銀鋌的總體印象,仍要歸結到最先強調的兩個詞上來,一是“樸素”,一是“真切”。“樸素”是外在的神態,“真切”是內里的情感。“真切”由內而發,不做任何掩飾,表現出來,就是外在的“樸素”。對辛亥革命百年的紀念,與辛亥革命英烈的追思,對辛亥革命過程的崇敬,對辛亥革命目標的向往,在這“樸素”與“真切”的表述之中,得到了最高的升華。 最質樸往往是最感人,最簡單往往最生動,“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金銀鋌做到了這一點,它是成功的。無疑,它也是優秀的。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1年8月下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