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鋌”起中華民族的過去與未來 |
發布日期:11-09-13 08:23:2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張葦 |
p; 其三,同時也是最根本的一點,是采用了意象衍生性的藝術語言。象中國畫一般,簡練、明快,以少勝多而又耐人尋味。金銀鋌正面是典型的“鋌”式風格,logo,紀年,銘文和簡單的古典窗格,簡練干凈,保持金銀鋌在設計上的連貫性。背面圖案更具有藝術感染力。太平盛世喜牡丹,國運昌時花運昌,牡丹在中國稱為花之富貴者也。背面圖案上,一叢重瓣牡丹茁壯盛放,雖然用的是白描手法,但其婀娜百態的綺麗芳姿曾叫賞客沉醉,牡丹花,富麗堂皇,國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寓意,代表著中華民族泱泱大國之風范。畫面上,綺麗的飄帶順“牡丹”怒放而上,牽連出重疊變形的“1911”和“100”,這兩個數字代表著辛亥革命,整個畫面讓人自然聯想到,辛亥百年以來,中國如何從辛亥革命民族覺醒到選擇社會主義道路、如何從實現改革開放到在新的歷史時期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百年復興之路。精簡的素材,干凈的畫面,把深刻的寓意潛藏于簡單的素材之中,以極具張力的結構賦予了畫面一種震撼的力量,展示了辛亥百年這個題材的內涵深邃。
不僅是歷史的敘述者,也是歷史的參與者,辛亥革命后的這近百年內,中國發生了什么?國家和民族發生了如何的巨變?我想,這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金銀鋌希望通過自身的藝術語言,向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提出的問題。辛亥百年了,紀念辛亥只是一個回顧,思考民族的過去和未來,現在才是開拓民族未來的重要契機,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1年9月上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