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幣文化與書法藝術的巧妙融合(賈關法) |
發布日期:11-11-15 08:20:5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賈關法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1年11月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2011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銀質紀念幣賞析 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1年10月11日發行的2011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銀質紀念幣,為精制幣,含純銀1盎司,最大發行量30000枚。正面圖案為象征錢幣、地球的點線裝飾圖案與2011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會標組合設計,并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中國宋代錢幣與拜占庭希拉克略王朝錢幣圖案對應設計,襯以方孔圓錢造型,并刊“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中英文字樣及面額。 2011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的會標,以春秋戰國時代的布幣為襯托,展現中國書法挑筆的“飛白”魅力,寓意中國錢幣和書法藝術的淵源關系。“飛白”是一種特殊的書體,相傳為東漢大書法家蔡邕受工匠蘸白粉刷字的啟發而首創。因其筆畫如枯筆所書,絲絲露白,與濃墨、漲墨產生對比,故獨具力度感、韻律感和藝術情趣。畫面上神奇的一挑,迅疾有力,充滿動感,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時代氣息,大大豐富了會標的視覺美感和文化“含金量”。 2011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紀念銀幣背面 “大觀通寶”是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年間(1107-1110年)所鑄造的年號錢,有“風流天子書大觀,鐵劃銀勾字字端”之譽,在中國古代錢幣史上留下精彩一頁。趙佶作為一個皇帝,怠于政治,聽信奸佞,表現出無能和無所作為,但他卻獨具藝術細胞,在書法、繪畫等領域均有重大建樹。他自創的“瘦金體”,勁瘦淡雅,風韻別致,堪稱一絕。然書法之于載體,歷來有“三難”,即印篆難、榜書難、錢文難,三難之中,以錢為首。宋徽宗不愧為繼王莽后的又一位“鑄錢髙手”,經過精心布白,精湛作工,抵達完美之境,成為中國錢幣書法藝術極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