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79-86早期套裝《中國硬幣》的收藏價值(奉天收藏) |
發布日期:12-03-21 08:19:5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奉天收藏 |
bsp; 因為小黑本、7枚套天王幣都是早期鑄造發行的,散幣中“無磚版”少見,加之散幣中多數是和后來年版號一樣的普通“有磚版”,所以可以推斷80長城存在特殊的錯版幣,就是泉友們所說的所謂的無磚版。
帶著這個問題又拜訪了省人行的幾個錢幣專家和領導,結果證實了上述判斷。80小黑本于80年4月首先到達各省人行,80-7枚套幣也是早期發行的,均比各行長城幣到貨早。大家對無磚版式和普通版式一致認為是原模的區別,而不是工作模的差異。但遺憾的是,沒有任何人行關于錯版幣的信息。筆者的看法是,在最早一批或幾批鑄造的80長城幣到達各省市行之后,有細心人士發現了烽火臺上漏印城磚圖案的錯誤,顯然與長城烽火臺的實際不符,后上報人行領導,這才悄悄地修改了原模,才形成后來各年版與烽火臺實際一致的普通版式。 綜上,通過各種統計數據以及在此基礎上做出符合邏輯的合理推斷,80年長城幣的確存在兩種不同版別,即烽火臺上面沒有城墻磚圖案的“錯版”,和與后來完全一樣有城磚圖案的“普通版”。錯版80長城幣包括80小黑本樣幣(精制幣),80天王套幣中長城幣(藍本和黑本,多為初鑄幣)和少量早期鑄造進入流通的散幣。80四枚裝小黑本樣幣,不僅是共和國錢幣史上至今面世的第一套流通硬幣樣幣,而且從工藝上也是精制幣,或曰精制幣試驗幣。現在估計流入收藏市場的不超過發行量的10%,計兩千套。雖然從版別上看,和進入流通的80長城套幣均屬于上海版,但鑄造工藝是經過拋光的精制工藝,而且其中的80長城幣是烽火臺上側沒有城磚圖案的在原模修改之前鑄造的最早期“錯版”無磚80長城幣,收藏價值極高。筆者認為現在八千元的市場價格遠沒有體現其真正的收藏價值。 三、79-81年套裝《中國硬幣》與分幣“五大天王” 1979年裝幀小藍本套幣(圖3、圖4),是共和國錢幣史上第一套裝幀套幣,有歷史資料記載其發行量為1萬套。含有79-1,79-2,79-5三枚分幣,和羊年生肖紀念章各一枚。其中79-5是分幣“五大天王”之首發年號,79-5與其中的79-1(凸版)更是分幣版別“七大珍”之二枚。所以,筆者認為,由于79套幣是按年號劃分發行最少的“五大天王”套幣,加之還含有一枚珍罕版別“七大珍”分幣,雖然自2007年至今已經由幾百元上漲到8000元關口,其收藏價值仍然沒有深度挖掘。 1980年7枚裝套幣(圖5、圖6),包括早期的黑本和后期的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