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海拾珍,一冊在手漫步世界(負負得正) |
發布日期:10-06-20 08:14:5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負負得正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0年6月下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閑話世界錢幣博覽硬幣冊發行 中國金幣總公司出品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錢幣博覽裝幀冊”激情登陸世博會。紅肥綠瘦相得益彰的世博紙幣和硬幣冊,偶一為之幫我們完成了心路歷程中一次默禱世界和平、鑄劍為犁的意愿。其中硬幣冊又分參展國、自建館國兩款,硬幣、美圖、文字成為形象地推升印象世博的又一個視頻語境。在世博紀念品中其特有的特殊特色與各國最美好的風土人情完美地交融,必然后來居上一軍突起,成為滿足紀念懷舊樂趣的觀眾收藏世博的“簪纓”之作。配合世博展示的各國風情的基調,將一款紀念品打造到“國家高度”,以高品位紀念品的形式解讀這屆世博的聲音――“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旨,硬幣冊的現身顯得與眾不同。世界之大你的腳步不可能一一涉足,但卻不能因此阻礙你眼界的擴展,從世博硬幣冊上我們讀到了這種可能。 作為輔幣的硬幣,除了表示其價值符號的作用,也傳達出一國的傳統價值觀念,形同于一類國家名片,極富個性和內容。隨著眼中掠過的枚枚硬幣環游“四海”,世博之旅第一站我們徜徉在阿聯酋,石油美元創造的迪拜已成為奢華的代名詞,我們在觀賞到世界第一高樓時除仰視其高,也為之所耗經費與央視新館相類堪稱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而驚嘆;第二站我們選擇的是紅海口上的埃及,為其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和現存法老的金字塔而震撼。當年我曾膽大地鼠臥蛇行在參觀法老金字塔墓穴深處的甬道里,回想起在窄并倂向下傾斜的坡度中被觀者的喘息和體溫炙烤升溫的空氣,以及深邃幽暗的墓穴,至今還覺得令人窒息的流汗••••••,場面觀感的回放得益于曾經的經歷,它就像一組組精選的電影畫面,使我們能輕易地在腦海中復制還原經典而深刻的歷史鏡頭,回溯時常與浮泛在心波腦海中的記憶碰撞,溫暖熟悉的回憶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亮色;一冊在手、一幣入眼,美好的回憶就會如一石擊水,蕩開腦海里追憶世博的漣漪。 印象中在國外旅行時作為紀念品的首選,就是兌換回幾套所在國的流通硬幣,陸續不間斷地積攢已有數十種國別。硬幣即使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是使用率極高的貨幣形式,自動售票機、售貨機、超市、小費、出租車都在大量地使用。相比現行國內,硬幣卻大有退出歷史舞臺的趨勢,交易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