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紀念幣變廢銅爛鐵 收藏遭遇詐騙何時休? |
發布日期:13-04-12 08:58:5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張文靜 李驍晉 |
他們通過網絡、電話等途徑以優惠的價格購買金幣。被騙者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但缺乏辨別真偽的能力,再加上貪圖便宜的心理,易上當受騙!备拭C省金銀珠寶質檢站辦公室趙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趙姓工作人員表示,收藏愛好者之所以會“上鉤”,是因為他們普遍存在貪圖便宜的心理“這些非正規渠道購得的收藏品價格與市面上的同品交易價格相比極為懸殊。詐騙者常以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懸殊價格作為‘誘餌’,引消費者上鉤! 他說,這些非正規途徑購得的收藏品大多配備了經過“正規權威機構”驗證的假冒合格鑒定書,導致普通的收藏者無法辨別其真偽,以為“一證在手即為真品”,不加仔細辨別或到當地質檢部門鑒定。 蘭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負責該案件的刑警告訴記者,目前整個案子處于偵查階段。這名刑警表示,近年來他們接手的詐騙案件不在少數,除了受害人存在貪圖便宜的心理外,電視、報紙、網絡等途徑推銷的一些所謂“物美價廉”的產品,也有誤導消費者之嫌!斑@些不實信息缺乏有效監管,一旦發生事故后就銷聲匿跡,導致責任追究變得困難。這從一定程度上激發了這類詐騙行為的發生! 根據這名刑警長期辦案經驗,不法網站泄漏個人信息也是不爭的事實。他說,在深圳等地有人通過幫別人開建網站謀利。這些不法網站通過鏈接發布非法小廣告誘導消費者!跋嚓P監管部門的真空,使得這些網站無人監管,審核松弛。大量偽劣的金幣、字畫等就通過這些渠道流入市場! 貴金屬收藏亟待多方合力作為 甘肅省金銀珠寶質檢站、中國人民銀行蘭州中心支行和蘭州市公安局表示,由于貴金屬紀念幣推銷行為隱蔽,渠道多樣化,流動性強,打擊推銷疑似貴金屬紀念幣行為不是某個部門或機構的責任,需要新聞、公安、人民銀行、銀監會等多個部門的配合及參與,以形成一個健全的預防、監管和懲治聯動機制,及時打擊假借央行之名推銷假紀念幣行為,為收藏愛好者“保駕護航”。 其次,相關部門應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整治電視、報紙、網站等媒體的不實信息報道,加大對網站開設的合法性的監督,給消費者創造一個安全的購物環境。消費者在網站注冊或登記信息時也要小心謹慎,避免造成信息的泄漏。“新聞媒體要規范紀念幣廣告行為,提高行業自律意識,對于誤導消費者的行為,要依法追究責任。”這名刑警表示。 此外,針對收藏愛好者屢屢被騙的情況,業內人士建議,消費者在購買之前,要有“懸殊概念”。對于通過網絡購買貴金屬紀念幣的消費者,甘肅省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