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大東版無年份法幣輔助券暗記小考 |
發布日期:12-08-21 08:33:3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王小龍 |
通過分析上述暗記可知:中國銀行大東版無年份法幣輔助券應該于1940年設計印刷,實際投入市場應該在1940年以后;由大東書局印刷所負責印刷;鈔版雕刻者為唐霖坤。此處我們有必要對印刷機構大東書局印刷所及雕刻者唐霖坤作介紹。
大東書局是近代中國的一個重要民營出版發行機構,1916年創辦于上海,早期由呂子泉、王幼堂、沈駿聲和王均卿4人合資經營,經理沈駿聲,總店店長王幼堂。1924年大東書局改為股份公司,成立董事會,沈駿聲仍任經理。大東書局發行所初設在上海公共租界中區福州路晝錦里,1921年遷到福州路110號,1931年又遷到福州路山東路轉角310號。印刷所則曾數度遷徙。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大東書局內遷重慶。抗戰勝利以后,官僚資本侵入大東書局,杜月笙出任董事長,國民黨人陶百川執掌局務。新中國建立后,大東書局官股部分被沒收。1956年,大東書局職工并入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新華書店、大東印刷廠。1956年底大東印刷一、二、三廠奉命內遷廣西省南寧市,組建“廣西民族印刷廠”。至此,大東書局最終成為歷史名詞。 唐霖坤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雕刻家,江蘇常州人,生于1901年,卒于1965。唐霖坤曾設計、雕刻了舊中國多種紙幣和郵票模板。中國銀行大東版無年份法幣輔助券就是其代表作之一。新中國成立以后,唐霖坤歷任貴州造幣廠、人民印刷廠鈔票雕刻師。1952年,他被調入當時的郵電部郵政總局郵票處從事專業郵票雕刻工作,主要作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開國大典)》、《佛•伊•列寧誕生八十五周年》、《孫中山誕生90周年》、《殷代銅器》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開國大典)》在1980年被評為建國三十周年最佳郵票,是唐霖坤的代表作。 但是,對于上述暗記仍有兩個疑點:第一,壹角背面的“H”和“K”字母很可能是香港(HONGKONG)的英文縮寫。抗戰期間,香港成為中國銀行紙幣的集中發行處,因此大部分紙幣都就近在香港印刷,之后再運往重慶和其他地區。那這套法幣輔助券是否在香港印刷呢?前面已經通過“大東”字樣的暗記推斷這套法幣輔助券由大東書局印刷,而據史料大東書局抗戰開始后不久即遷往重慶。因此,關于這套法幣輔助券的印刷地點尚且存疑。一種可能是在重慶大東書局印刷;另一種可能是在香港由大東書局派出的印刷所印刷,但大東書局是否在香港設有印刷所目前暫未找到可靠的史料證明。第二,貳角背面的“PC”暗記有何代表意義。除了這個“PC”暗記,這套法幣輔助券的其他暗記都有所指代,因此筆者推斷這個“PC”暗記也是有象征意義的,只是由于筆者才疏學淺目前還沒能解讀。以上兩點,還請大方之家不吝賜教。 中國銀行大東版無年份法幣輔助券的暗記在當時起到了防偽的作用,有利于維護戰時的金融穩定。今天,這些暗記對于我們研究民國紙幣的發行時間、印刷機構、印刷地點和設計者也提供了重要的幫助。因此可以說,通過考察紙幣的暗記來探索其發行歷史是錢幣學研究的一條很好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