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打新”一打一個準 |
發布日期:11-08-23 16:34:4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肖娟 雄風 |
了場外資金涌入收藏市場的跡象。若無人接盤,金銀幣藏品價格走高也只能有價無市。而事實卻是,多個題材的金銀幣藏品供需兩旺,交易活躍。 顯然,樓市遭遇持續調控,股市低迷,投資渠道收窄,而銀行存款利率仍與CPI倒掛。但國際市場黃金卻屢屢創出新高,不僅激發了人們投資實物金條、貴金屬交易的熱情,也直接為金銀幣藏品市場加了把火。受金銀原料價格上漲帶動,金銀幣板塊出現聯動效應,多個品種“身價”上抬。 投資提醒 難變現仍是短板 雖然黃金牛氣沖天提升了金銀幣的吸引力,但變現渠道狹窄仍是其軟肋。記者采訪發現,即便正統如國幣的熊貓金幣,在辦理抵押時并不受銀行“待見”。顯然,自己從收藏市場淘來的金銀幣與銀行推出的可回購投資金幣、賬戶金銀品種不可同日而語。而在門檻更低的典當行,金銀幣也被不事民品業務的典當行拒之門外。 一位典當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黃金不像房子、車子、門面實打實,以前我就遇到過假的金項鏈,外層是真金,但里面卻是假的。”因為黃金容易造假,典當行需配備專業人員及儀器檢測,且盈利空間有限,這種風險大的小業務被避而遠之也有其原因。 即便在接受黃金的典當行,當你需變現珍藏的金銀幣時,店方也只會考慮單純的金銀重量和成色,而忽略其所謂的收藏價值。可見,金銀幣市場雖活躍,但多數還是行家里手的游戲。流動性不足、難以變現的短板仍需初涉收藏的投資者引起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