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
圖為:崇仁路武漢收藏品市場里頗為冷清
圖為:市場老板展示紀念幣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紅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李輝
紀念幣,本是央行為紀念一些重大政治歷史事件和傳統文化而發行的法定貨幣,因其既可保值,又有一定升值空間,因此受到眾多收藏者青睞。
12月7日零時,“和五幣”(“和”字書法楷書普通紀念幣)開始預約。短短幾小時后,武漢市場分配的174萬枚紀念幣就告售罄,而湖北總計分配的700萬枚也于次日被預約一空。
據了解,目前在錢幣收藏市場,和字幣在流通紀念幣當中屬于溢價較高品種,而像生肖幣等紀念幣的價格遭到腰斬。記者采訪武漢收藏界的幾名專業人士了解到,從2015年8月紀念幣開啟上億發行的時代后,紀念幣收藏市場日漸冷清,和字幣的發行只能算是寒冬中的一抹暖陽。
紀念幣收藏曾活躍一時
大部分的收藏愛好者,從小就喜歡收藏各式各樣的東西。今年44歲的杜愛國也是這樣。
兒時,杜愛國就喜歡上了收藏,郵票、火花、煙標、糧票等都往家里弄。“那時,親人之間的聯絡還是寫信,每當家里收到信,我就小心翼翼地從信封上撕下各色各樣的郵票收集起來,后來又開始收藏火花、煙盒。煙盒我記得很清楚,有永光、金雞、三羊等品牌。”杜愛國說,“我覺得這些花花綠綠的東西很有意思,而且拿到同學面前,感覺挺自豪。”
工作后,杜愛國便正兒八經玩起了收藏。“那是23歲,”杜愛國記得很清楚,“我在中石油上班,閑暇時間比較多,工資水平也可以,于是將收藏的愛好擴大到了錢幣、布票等。”2012年,他干脆辭職,在崇仁路的武漢收藏品市場做起了小老板,“文化產權交易所誕生后,2014年至2016年,收藏品市場經歷了一波熱潮,迅速引發了市場的大爆發。”
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會副會長萬健告訴記者,紀念幣因為本身具有價值,且有一定的升值空間,在市場上相對于玉器、字畫價格要穩定,因此受到不少收藏愛好者的青睞。前幾年紀念幣市場堪稱活躍,每當銀行發行紀念幣的時候,常常會有一家幾口都來到銀行門口排隊兌換的情景,“有的人還會反反復復排好幾次隊。”
一些紀念幣市值跌了一半
崇仁路武漢收藏品市場,是武漢市最大的收藏品市場,業內人士稱“在全國排得上前五名”。記者近日前去探訪時發現顧客并不多,只有幾個賣家在閑聊。“近兩年,國內收藏品市場普遍步入低谷期,一些紀念幣市值跌了50%。像第一輪發行的十二生肖紀念幣,2015年上半年最高能賣到1200多元,而現在600元到650元就可以出手了。”杜愛國告訴記者。
從1984年10月中國第一枚紀念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紀念幣面世,到2017年12月“和五幣”開始預約,我國已經發行了109個品種的紀念幣。據悉,目前紀念幣市場跌幅最大的就是成套生肖紀念幣。商戶王先生介紹,十二生肖紀念幣自2003年起發行,第一枚是賀歲生肖羊年精制流通紀念幣,最后是2014年馬年紀念幣,業界將這一整套稱為第一輪十二生肖紀念幣,“現在第二輪生肖紀念幣已經發行到了雞幣”。
記者了解到,作為市場收藏品,紀念幣的價格時常會有波動,但像今年這種大幅度下降的情況并不多見。據王先生介紹,去年發行的面值10元猴年生肖紀念幣,最高可以賣到22元,如今售價僅略高于面值。而今年發行的面值10元雞年生肖紀念幣,連包裝盒一起才賣11元。
上億枚發行讓收藏低迷
近幾年投資渠道越來越多,禮品市場萎縮又對紀念幣投資收益預期潑了一盆涼水。不少業內人士還認為,發行總量的增加是市場低迷的重要原因。“物以稀為貴。往年央行發行紀念幣,數量大都在1000萬到3000萬枚,但近幾年,生肖紀念幣發行數量動輒上億枚,紀念幣不貶值才怪。”一名紀念幣經營者對于紀念幣的貶值很無奈。
記者梳理發現,2015年8月,抗戰勝利70周年幣以5億枚的發行開啟了天量時代:隨后,航天紀念幣發行1億枚;二輪猴幣、二輪雞幣發行高達5億枚;孫中山誕辰紀念幣3億枚;剛剛發行的建軍幣以及和五幣發行數量都為2.5億枚,接下來的二輪狗幣也有3.5億枚的發行量。
“持續大量的發行造成了紀念幣收藏需求嚴重過剩,收藏價值大幅度受挫。如孫中山誕辰紀念幣5元面值,市場價格也就勉強維持在6元上下。不少紀念幣常常在一年后,溢價才一兩角錢。從投資角度上來說,不太劃算。”湖北省收藏家協會錢幣收藏分會會長曹紅光告訴記者。
而早期一些紀念幣,因為發行量小變得很珍貴。“如建國35周年紀念幣是中國的第一套紀念幣,雖然面值僅1元,三枚一套的售價可達千元。”曹紅光說。此外,1988年12月發行的“人民銀行成立40周年紀念幣”則可稱為紀念幣中的幣王,其面值僅為1元,品相好的收藏價值可在3000元以上。按照面值,升值3000倍。從發行數量上看,建國35周年紀念幣三枚總計約兩千萬的發行量;人民銀行成立40周年紀念幣一共才發行了206萬枚。
預約制讓收藏更親民
“雖然紀念幣發行量的猛增,打擊了紀念幣市場,影響了投資者的興趣。但另一方面,卻滿足了普通老百姓的收藏需求。”湖北省收藏家協會副會長萬健說。現在人們口袋里慢慢有了錢,對收藏的觀念也逐漸建立,特別是一些年輕人從網絡上接觸到紀念幣,反過頭來為父母預約兌換。
記者從承擔我省紀念幣發行工作的湖北中行了解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市民參與到紀念幣的收藏中。“面額為5元的和五幣作為和字系列的第五枚,是‘關門幣’,預約非常火熱,很多市民都是全家出動來兌換。”中行湖北省分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說。
紀念幣也從以前小部分人小范圍地了解兌換信息,到如今公開地開放了預約窗口。“紀念幣預約可采取線上形式,如通過中行門戶網站、微信、手機銀行預約,也可通過線下物理網點預約。”中國銀行上述負責人介紹,預約成功后,可憑有效身份證件前往約定的營業網點辦理兌換業務。
她還貼心叮囑道:“兌換紀念幣成功后,要注意紀念幣的保管方式。盡量不要用手去觸碰的幣面,最好使用專用包裝,因為反復的觸摸及摩擦,容易造成紀念幣污損,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紀念幣的品相有一定影響。”
那么在選擇收藏品方面,普通市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曹紅光稱:“如果僅是收藏,一定要注意品相,品相不好的和好的相比,價格相差很多倍;如果是投資,要看紀念幣的發行量,發行量越少,升值的可能性就越高。最后就是一定不要買到假幣,如人民銀行成立40周年紀念幣,一些收藏界的高手也會看走眼,建議普通市民盡量通過銀行兌換。”
來源: 荊楚網-楚天都市報(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