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黑身矮,出身小吏,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眾,手無縛雞之力,身無寸箭之功”,這是施耐庵通過主人公之口給出場的宋江下的批語。但不可否認的是,綽號“及時雨”的宋公明是《水滸傳》中當之無愧的一號人物,無論是出場的次數,改變局面的能力,以及他在一百單八將中的地位。作為文學形象,宋江也是最豐滿、最立體、最具有人性復雜性和文學魅力的水滸人物。
他有著旁人無可比擬的地位和影響力,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四大名著之《水滸傳》(第1組)紀念金銀幣中,自然就要把“及時雨宋江”作為主打人物,安置于重頭戲1/3盎司彩色紀念金幣中。
宋江在一百單八將中排名第一,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在《水滸傳》中,宋江的形象并不如他的地位那般高大威猛。正如開篇的批語,他長得面黑身矮,不如林沖英武挺拔,也沒有吳用那般的儒雅氣度。但我們細細品味“及時雨宋江”1/3盎司彩色金幣,這里對于宋江的刻畫描述更接近于歷史筆記中的他。偉軀岸立,丹鳳眼,臥蠶眉,闊額圓腮,唇方口正,一襲灰袍系紅巾,左手撫多寶錦玉腰帶,右手執令旗面朝南,端得一副穩實莊重,威儀昭然的天地男兒樣。其“養濟萬人之能量”,被表現得恰如其分,一表標格出塵的氣質,才襯得上水泊梁山首把交椅的“呼保義宋江”!
《水滸傳》這部傳世的古典名著,不僅為錢幣藝術提供了素材,而且在藝術形象的塑造上提供了有益的啟示。但錢幣藝術形象的塑造,不是如實地復制文學藝術形象,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創造出一個高度集中、高度凝練的藝術形象,使觀賞者感覺到既像是自己感覺中的文學形象,同時又感覺到這是一個新的藝術創造,在贊嘆錢幣藝術技巧高超的同時,感受到一種美感的沖擊力。從這個意識上來說,“及時雨宋江”的藝術再創造,造就了四大名著系列中的又一個經典作品。拋卻了一些民間傳說中宋江工于心計、城府深重、矛盾重重,甚至黑面身矮的印象,更還原了他作為一代綠林梟雄的逼人氣概!欣賞這枚紀念幣,就想到了“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漫嗟吁。他時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讀過《水滸傳》的人們想必對這首“反詩”都還有印象吧,它出自第三十九回“潯陽樓宋江吟反詩”,這首詩的前兩句抒發了宋公明眼前的感受和心態,后兩句直述凌云壯志,字里行間充滿了復仇的火焰和逼人的殺機。特別是最后一句,將宋江強烈的造反精神和推翻封建統治的雄偉氣概表露無遺。文學是時間藝術,而貴金屬雕塑是一種造型藝術,具有可觸、可摸、可視的特性。這枚彩金幣對于主題人物的成功塑造,將貴金屬藝術的“特性”生發到了“特長”,讓我們通過人物的形象、神態觸摸到他的靈魂。
宋人話本、特別是《水滸傳》的廣泛流傳,為宋江和梁山英雄贏得了人們的尊敬與喜愛,一些文學作品里的描述,被作為史實來傳頌著,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將“及時雨宋江”作為《水滸傳》(第1組)紀念幣中的重頭戲,顯示著設計者對于中華民族審美正統標準與正統原則的肯定,宋江的性格是復雜的,他的命運是多桀的,他最后的悲慘結局或許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解析。雖然明知會失敗,卻堅持去做,“雖千萬人,吾往矣”,盡管評論紛紜褒貶不一,在我看來,宋江或許不一定是代表著那樣一代封建時代綠林英雄精神的人物,但他一定是《水滸傳》中最立體最多元也最真實的人物形象。
供稿:金秋商貿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