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專場將于12月19日(周二)下午1時30分舉槌,期待各位藏家光臨拍場。

元代至元通行寶鈔貳貫一枚,尺寸:29.5×22厘米,有修補,八成新。
估價(人民幣):180,000-200,000

洪武大明通行寶鈔壹貫一枚,尺寸:34.3×22.4厘米,票面基本保存完整,印版清晰,墨色飽滿,品相十分難得,PMG50。
估價(人民幣):80,000-90,000

民國五年北洋天津銀號改天津直隸省銀行李鴻章像銀元票伍拾圓樣票一枚,加蓋“中華民國五年 直隸通用銀元”字樣,未加蓋號碼及樣票字樣,未打孔,此伍拾圓未加蓋原票已存世甚少,加蓋改天津直隸省銀行券更為稀見,珍罕,下邊紙小裂,PMG NET63。
估價(人民幣):200,000-250,000

民國二十五年中央銀行中華書局版法幣券壹圓“紅牌坊”一枚,中央銀行紙幣名譽品,顏色鮮艷,九五成新。
估價(人民幣):50,000-60,000

民國三十年中央銀行德納羅版法幣券貳圓“黃鶴樓”一枚,中央銀行紙幣著名版別,稀少,好品難得,九五成新。
估價(人民幣):10,000-15,000

民國二年黃帝像中國銀行兌換券伍圓樣票一枚,加蓋“SPECIMEN”字樣并打孔,較稀少,全新。
估價(人民幣):45,000-55,000

民國三年袁世凱像中國銀行美鈔版國幣券拾圓一枚,流通票存世稀少,七成新。
估價(人民幣):22,000-25,000

民國七年中國銀行兌換券國幣壹百圓一枚,加蓋“天津”地名,金還、卞壽孫英文簽名,拍品正面紀年為“中華民國七年”,背面英文為“1917”,正反年份誤差一年,系中國銀行紙幣中唯一的年號錯版票,極為少見,加之金還、卞壽孫簽名版數量稀少,更為珍貴,七五成新。
估價(人民幣):50,000-60,000

民國二十八年中國銀行美鈔版廖仲凱像法幣券壹圓、伍圓、拾圓樣票三枚全,均加蓋“SPECIMEN”字樣并打孔,未發行,九八成至全新。
估價(人民幣):75,000-85,000

光緒三十一年廣東錢局銀元票伍元一枚,女字第五零二號,極少見,邊紙局部小修,七成新。
估價(人民幣):無底價

民國二十二年閩西農民銀行國幣輔幣券貳角一枚,極為少見,六五成新。
估價(人民幣):20,000-25,000

光緒二十六年湖北官錢局制錢票壹串文一枚,張字第二百七九號,正反面均加蓋多種印章及戳記,流用頻繁;拍品為該票最早使用年份,票面整潔,色彩飽滿,字跡清晰,品相較為難得,七五成新。
估價(人民幣):無底價

光緒三十一年十月十五日河南豫泉官銀號二六汴公砝平足銀壹兩銀票一枚,為字第一百三十二號,北洋官報局印制,三道文式樣,灰藍兩色印刷,票面寬闊,雙龍戲珠于海水祥云間,雕刻細致美觀;銀票正面蓋“豫泉官銀號”圖章多方,票背印有河南巡撫告諭,蓋紅色藩印;此票存世極稀,流通票目前僅發現此一枚,《中國歷代貨幣大系》未載,國內公私立博物館及私人均無收藏記錄,是中國清紙幣中享有盛譽之珍罕品,PMG30。
估價(人民幣):1,600,000-1,800,000

民國二年四川利用錢莊發行銅元兌換券壹百文一枚,屬軍用鈔票性質,存世稀少,八五成新。
估價(人民幣):50,000-60,000

1895年英商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墨西哥銀元券伍圓一枚,上海地名,此年份券極少見,PMG35。
估價(人民幣):80,000-100,000

1897年英商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墨西哥銀元券拾圓一枚,上海地名,珍罕,PMG45。
估價(人民幣):120,000-150,000

1914年德華銀行銀元券北京壹佰圓一枚,德華銀行任何一種面額的流通券存世均十分少見,此枚色彩鮮艷,品相頗佳,PMG55。
估價(人民幣):80,000-100,000

1907年華俄道勝銀行銀元票天津壹圓、伍圓、拾圓樣票各一枚,分別加蓋B、A、C字軌后綴“000000”樣票號碼,并手寫“SPECIMEN”樣票字樣;樣票以洋紅色油墨印刷,印工精美,色彩嬌艷;《中國歷代貨幣大系-民國時期商業銀行紙幣卷》第392-393頁刊載流通票伍圓、拾圓各一枚,三枚全套樣票目前僅見此一套,至為珍罕,PMG NET55、55、50,目前獲該公司評級入盒者僅此三枚。
估價(人民幣):480,000-550,000

1949年第一版人民幣伍圓“水牛”一枚,一版幣小六珍之一,保存完整且色彩飽滿十分難得,九成新。
估價(人民幣):10,000-20,000

1949年第一版人民幣貳拾圓“推煤車”一枚,背面大面積漏印,少見,PMG45。
估價(人民幣):30,000-35,000

1948年第一版人民幣狹長版壹仟圓“雙馬耕地”一枚,右下角因紙張折疊,正面部分圖案移位至背面,此種印刷變體票十分少見,于壹仟圓狹長版尤罕,PMG25。
估價(人民幣):30,000-35,000

1951年第一版人民幣伍仟圓“蒙古包”一枚,背蒙文,一版幣六珍之一;此枚流通票之稀少度僅次于壹萬圓“牧馬”,于內蒙古地區行用,當時該地區除城市范圍使用紙幣之外,牧區民眾仍舊習慣于以物易物,基本不使用紙幣,因此,發行數量很少,據記載,“蒙古包”總發行量在500萬枚以內,加之退出流通時回收十分徹底,流傳至今極為少見,目前統計存世未逾百枚;此外,“蒙古包”流通票通常所見,多數品相欠佳,且經修補、清洗者較多;拍品出自于內蒙古地區,保持紙幣之原始狀態,原色飽滿鮮艷,品相上乘,極為難得,八成新。
估價(人民幣):650,000-750,000

1951年第一版人民幣伍仟圓“牧羊”一枚,背維文,新疆地區行用,一版幣六珍之一,好品少見,PMG NET50。
估價(人民幣):55,000-65,000

1953年第二版人民幣拾圓一枚,二版幣名譽品,流通票好品相極少,PMG58。
估價(人民幣):180,000-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