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華新聞網
記者 張海濱
“爺爺,只有像你這樣的收藏達人,才有收藏我們寶貝的資格。到時候,寶貝升值了,可不能忘了小陳哦!”
面對小陳的糖衣炮彈,79歲的劉大爺心動了,花了幾萬元訂購了幾套所謂的收藏品。在孫子請人鑒定后才知道,這些所謂的收藏品根本沒有收藏價值,更別說什么保值增值。
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老年人正在成為收藏品騙局的新目標,值得引起警惕。
五元紙幣回購價漲了三倍以后
家住東陽農村的劉大爺,有20張連號的第四套人民幣五元紙幣,那是當年劉大爺給孫子輩包紅包剩下的,現在據說增值了兩倍。有空的時候,劉大爺就會拿出來和老朋友炫耀一下。
有一天,劉大爺接到一個陌生年輕人的電話,對方自稱小陳,講話很有禮貌,“爺爺、爺爺”叫個不停。
原來,小陳是深圳一家文化投資公司在江浙一帶的業務員,得知劉大爺收藏了20張連號的第四套人民幣五元紙幣,想問一下劉大爺是否愿意讓他們公司回購,并表示會出最優惠的價格。小陳的話讓劉大爺很高興,當聽說現在一張五元紙幣可以賣20元,欣然同意了小陳的回購要求。很快,小陳如約來到劉大爺家里,一手交錢一手交紙幣,第一次合作非常愉快。
“爺爺,你真了不起,收藏了這些紙幣,證明你天生就有收藏意識。如果你當時還收藏了第四套人民幣中的80版50元,那就更棒了。”小陳說,第四套人民幣中的80版50元是當年四川雅安一位茶農從茶葉里面提取一種茶油進行印染的,在墻上擦,不會褪色,不過此項技術沒有傳下來,因此80版50元是唯一的茶幣,現在單張價值4000元左右。
小陳和劉大爺聊得很愉快,小陳說了很多收藏的故事,把劉大爺說得一愣一愣的。最后,小陳推薦了很多適合劉大爺收藏的“寶貝”,除了“絕版金鈔”“世界財富”等錢幣藏品,有明朝清朝的玉璽,甚至連秦始皇的傳國玉璽都有,還有和偉人有關的各種紀念品。當然,這些“寶貝”不是原件,都是仿制品。不過,在小陳介紹的時候,很容易就讓人忽略了這一點。
劉大爺拿出一份玉璽的宣傳資料,上面稱:2009年11月5日,倫敦蘇富比(微博)拍賣行一方清乾隆“八征老耄念之寶”御寶交龍紐和田碧玉璽以折合人民幣4000萬元左右拍出,創當下拍賣紀錄……小陳說,這個玉璽已經被拍賣了,后來就被珍藏了。他們現在可以收藏根據該玉璽仿制的收藏品,用的也是和田碧玉,只需3.98萬元就能擁有,升值潛力無限。
“爺爺,只有像你這樣的收藏達人,才會有收藏頭腦,有資格收藏我們的寶貝。到時候寶貝升值了,可不能忘了我小陳哦!”小陳的話讓老人很高興,同時也點燃了老人投資收藏品的興趣,最后劉大爺訂購了一套錢幣藏品和一套傳國玉璽。
專家稱這是對藝術的褻瀆
在等待小陳送貨到家的時候,劉大爺的孫子從上海回來看望爺爺,及時阻止了這次購買。在得知爺爺訂購了錢幣藏品和傳國玉璽后,他立即告訴爺爺,這些所謂的收藏品并不具有什么收藏價值,也不值現在這個價。不過,想要說服爺爺可不容易,在小陳回購五元紙幣,并和劉大爺成為“朋友”后,劉大爺對此深信不疑。為此,劉大爺的孫子只好在朋友圈里求助,希望有懂行的人幫忙跟他爺爺說說,讓爺爺打消購買的念頭。
“這種大量仿制的所謂玉璽,根本不能作為收藏品,最多放在房間里作為裝飾,因為它沒有任何藝術價值,一點收藏的意義都沒有。”東陽一位對篆刻、收藏都有深入研究的陳先生告訴記者,他對錢幣收藏不在行,不做評價,但是這種仿制玉璽的做法完全是對藝術的褻瀆,更是對老年人的欺騙。
陳先生說,8月15日,《新文化報》就報道過一個新聞,長春的郭先生花1990元購買了一個價值39800元的傳國玉璽,據說是由大師級人物模仿秦始皇的玉璽雕刻的,和田玉材質。郭先生拿到實物后,就覺得自己被騙了,因為這個玉璽根本不值這個錢。
這個新聞讓劉大爺最終打消了購買收藏品的念頭。劉大爺說,現在都說錢不值錢,而收藏品年代越久價值越高,他就是想給后人留下一些寶貝,沒想到,差點被騙了。
沒有經驗最好不要輕易介入
現在,收藏已成為投資的一大熱點,它不但能陶冶性情,提高藝術修養,而且還能保值增值,但是收藏更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在義烏做收藏投資的吳啟明說,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對于收藏品的價值而言,“稀缺性”和“效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而言,影響收藏品價值的因素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質的因素,如收藏品的歷史價值、學術價值、美學價值等;第二類是量的因素,具體而言,又可以分為流通量、出世量和存世量。比如說,倫敦蘇富比拍賣行拍賣的清乾隆“八征老耄念之寶”御寶交龍紐和田碧玉璽,就不僅具有相當高的歷史價值、學術價值和美學價值,還是唯一的,拍出如此高價理所應當。但是,現在工廠用低等材料大量仿制所謂的玉璽,就不具有這些價值,更不可能保值增值。
據了解,在北京、濟南、成都等城市,針對老年人的收藏騙局就像農村里的保健品騙局一樣,他們往往通過送小禮品等方式拉人到公司里,千方百計游說老年人購買各種所謂的收藏品,有的還承諾一年兩年后增值回購或者舉行拍賣會高價拍賣,但這些都是空頭支票,無法兌現。近年來,被曝光的收藏品騙局也比較多,警方處理的就有不少,沒想到,現在有人把目光瞄準了農村的老年人群體。
在農村,他們不像在城市那樣開一家公司,再通過各種方法把老年人拉進來,而是通過找圈子,找到一個老年人,再讓他推薦更多的人,然后他們再通過打電話或上門的方式推銷。這種做法比單純通過電話信息挨個打電話的漫天撒網要厲害得多,沒有防騙經驗的老年人很容易被他們忽悠去。
吳啟明說,作為老年人,如果沒有一定的收藏經歷,最好不要介入。如果真的要收藏,最好選擇信譽較好的古玩經營店,或者讓有經驗的收藏人士陪同。對于沒有把握的藏品,可以要求賣家承諾在一定時間內,如果藏品的真偽有爭議,就全額或是部分退款。如果賣家不愿意,就寧缺勿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