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幣生有緣 因你而美’——匯聚·2016年近現代錢幣公眾展”在南京財經大學圖書館二樓舉辦。本次錢幣展覽為南京財經大學60周年校慶活動的重要部分,旨在向校友及公眾傳播“金融文化”知識,很多展出錢幣為國內“珍品”,而30余枚人民幣“樣幣”集中展出也系江蘇首次。
蒙古國發行的侏儒倉鼠幣,眼睛由水晶鑲嵌而成。
江南造幣局發行的庫平7錢2分銀幣(反面),當時幣值相當于1美元。
30余枚人民幣“樣幣”首次在江蘇集中展出
本次錢幣公眾展主要涵蓋多個錢幣集藏領域,一是,流通幣大全套。自1984年以來的由人民銀行發行的流通幣大全套,涵蓋超過100枚的錢幣,不少早期錢幣難得一見。如1988年的“幣王”——建行40周年,面值最小的六運會紀念幣,還有人氣最高的錢幣“2003年羊年賀歲紀念幣”。二是,第三版人民幣也集中展出,有棗紅1角、背綠1角、古幣2元、炭黑5元等藏家關注的品種。三是,近代機制幣,展出江南造幣廠(備注:現南京造幣廠前身)所鑄造的16枚精品錢幣。四是,展示了同一時期,與中國相關的紀念幣。五是,展示出難得一見的硬分幣,如1979年—1981年的五大天王硬分幣,以及2000年1元牡丹幣。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還集中展示了超過30枚的人民幣樣幣,所有的樣幣均是當前拍賣市場的大熱門。
第一枚紫銅幣樣幣。
首度采用眾籌會展模式
本次展覽采用“眾籌”方式參與,除了有南財大校友參與外,鼓勵更多的公眾參與到南財大校慶的活動中來,為推動“金融文化”建設出力,本次展覽云集了江蘇省內11位優秀的錢幣收藏家。同時,展覽精品薈萃很貼地氣。展出的錢幣很多看似很常見,但真正擁有卻很難。如“新三花”樣幣(1999年1元、2002年5角、1999年1角)在誠軒春拍的成交價逼近15萬元人民幣,目前國內已知全套幣不超過10套。
本次展覽中最具特色的錢幣之一便是“江南省造無紀年七錢貳分”,是南京所鑄造的第一枚機制幣,錢幣收藏界稱其為“老江南”或“江南老龍”。它是“江南省造”銀元,于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開鑄,因初鑄銀元沒有干支紀年,所以是江南廠首次鑄造的銀元。而這枚錢幣的存世量也極少,僅有1000枚,市場價值可達10萬元,是名副其實的珍品。
本次展覽的同時,還舉行了一錢幣分享會,幫助公眾認知錢幣收藏的奧妙,并讓青年學生更多的了解中國錢幣文化,及樹立正確的收藏觀。
錢幣展吸引了眾多觀眾。
錢幣漲幅遠超房價?收藏錢幣已成新潮流
近年來,以貴金屬紀念幣、普通流通紀念幣為代表的錢幣板塊正受到了市民的空前關注,錢幣投資也成為了百姓“資產籃子”的一項另類資產的配置,錢幣市場的保值增值屬性明顯增加。像本次展出的第三版人民幣——2元古幣水印,從年初的2000元不到的價格,目前已漲至2500元,漲幅達到了20%以上。
而精品類錢幣近年來的投資回報更為明顯,例如本次展出的1988年1元中國人民銀行成立40周年普通紀念幣“樣幣”(評分:PCGS-66),2015年嘉德、誠軒春拍價格僅在1萬元左右,而在2016年多場拍賣會上,平均成交價格已在2萬元以上,漲幅已超過了1倍。 (龐雪汀 李榮國)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