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沒有注意到,2017年國際幣章藝術展首次在中國舉辦,而為紀念這一活動,麥朵爾藝術俱樂部特發行了一枚“2017國際幣章藝術展”藝術麥朵爾。盡管它剛剛面市,但首批收到此枚麥朵爾的愛好者們已愛不釋手。
幣章愛好者們都知道,皮薩內洛(Antonio Pisanello,1395—1455)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早期的畫家,也是最有影響力的麥朵爾藝術家,西方麥朵爾藝術的開創者和奠基者。他做過一枚“埃斯特王族的公主像”的麥朵爾。除此之外,皮薩內洛還繪制了一幅精致的木板蛋彩畫,描繪了埃斯特王族公主的容貌,可以體會到皮薩內洛高超的寫實技巧。
“2017國際幣章展”藝術麥朵爾的整體構思,是雙手捧握麥朵爾,突顯對麥朵爾藝術的珍重、珍視和對皮薩內洛的尊崇。其中一面就拷貝了他的“埃斯特王族的公主像”,并輔以英文“TRIBUTE TO PISANELLO”(向皮薩內洛致敬)。另一面以中國的漢瓦當為原型,將表現的主題“2017國際幣章藝術展”的篆字嵌入其中。麥朵爾的雙面體現了東西方浮雕藝術的對話,中國的瓦當造型和篆字古樸深沉,皮薩內洛的公主像優雅精致,雙手輕巧的捧握,和麥朵爾完美的結合。
當一些人剛看到這枚麥朵爾時,都要問這手臂的處理,其實這是雕塑家采用卷泥片的形式以保證手的完整性,形成花朵狀,打破了常規,通過巧妙的形體壓縮,增加了優雅的感覺
由于這枚麥朵爾的形式所限,給制作增加了極大的難度,在色彩的整體把握上經過多次的上色對比,以示更好的體現它的藝術效果,的確經歷了很多困難。當克服了所有的困難,解決了所有問題的時候,手捧這枚藝術麥朵爾的那一刻,心中的喜悅確是難以形容,麥朵爾藝術的魅力就在于此,而它所蘊含的寓意,也正是我們麥朵爾藝術俱樂部所秉持的信念,讓遠在歐洲的藝術麥朵爾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與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創作出中國的藝術麥朵爾將走向世界。
附:名詞解釋
什么是麥朵爾
麥朵爾一詞來源于英文的“Medal”, 是英文的直譯。麥朵爾是由銅,銀,金等金屬材料,通過壓制、澆鑄或電鑄等方式制成。主要用于紀念某人、某地區或某事件的,并鑄有圖案的金屬章牌。大家比較熟悉的獎章,紀念章,勛章等都是麥朵爾的最重要成員(通常被統稱為:紀念章)。
麥朵爾可制成不同的尺寸和形狀。根據國際麥朵爾藝術聯合會(FIDEM)征集作品的規定,尺寸一般不大于6英寸即15.24厘米,不過在實際操作中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比較大的作品,可以根據藝術家的意愿歸為麥朵爾范疇。
隨著時代發展,麥朵爾已成為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的一種載體,越來越深為藝術家所喜愛,賦予作品極大的藝術性。因而也稱其為藝術麥朵爾。通常上有藝術家的簽名,還有生產者等標記。世界上第一枚麥朵爾是1438年由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著名藝術家皮薩內洛(Antonio Pisanello)創作的拜占庭帝國的國王《約翰八世》。
什么是麥朵爾藝術
因麥朵爾而產生麥朵爾藝術(Medal Art),實為金屬的浮雕藝術表現形式,而又能放在掌上欣賞的金屬浮雕藝術。慢慢這種金屬浮雕藝術,隨著藝術家們的參與更加深入,表現形式也更加多元化。
麥朵爾藝術最初起源于歐洲,發展至今已有幾百年歷史了。最早可以追溯至文藝復興時期,1438年意大利藝術家皮薩內洛,吸取了古希臘、古羅馬錢幣的浮雕藝術手法,開創性的發展了麥朵爾藝術而受到歡迎,并在歐洲廣泛流傳開來。尤其是法國亨利二世和路易十四兩位帝王,非常推崇在麥朵爾上表現各種主題內容的這種藝術形式,培養出好幾位麥朵爾藝術大師,麥朵爾藝術隨著1889-1900年巴黎世博會的召開,在全世界得到廣泛傳播,從此,麥朵爾藝術作為獨立的藝術形式流傳至今,并帶動了麥朵爾藝術品的收藏。
(麥朵爾藝術俱樂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