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兩會時間”,代表委員們的提案和建議例行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今年一個熱門關鍵詞讓人腦洞大開:如果有一天,我們告別了現金,世界會怎樣?“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不約而同提到這個“腦洞”,他們的觀點也高度相似:這一天一定會到來,“無現金社會”將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深遠影響。(3月7日《北京商報》)
說起“無現金社會”,很多人感到很遙遠,也覺得不可思議。仔細想想,這不過是社會進化與前行的可期據點,并不會太遙遠。筆者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人,那個時候喜歡看香港電視連續劇。香港電視劇里有一個讓我們難以理解的鏡頭:一些闊氣人購物是不掏現金的,只是用一張薄薄的卡支付,有的時候是書寫支票。那個時候我就感到十分奇怪:這也能交易?
眼下看來,這種交易方式才是最好的交易方式。刷開消費就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這個時代很多人都在選擇“無現金交易”。“無現金交易”就是“電子交易”。這種交易方式不僅不遙遠,而且成為很多人主動的選擇。由此來看,未來的“無現金社會”也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這已經成為了發展的必然趨勢。
那么,“無現金社會”究竟會是一個怎樣的社會?我們不妨來暢想一番。
“無現金社會”節約社會資源。貨幣的形式,一直都是依附于某種真實物體之上的,無論是古時候的金錠、銀錠、銅板,還是今日的鋼镚和紙幣,都一直沿用的是這種形式。這也是一種物資的巨大浪費。就像目前廣泛使用的紙幣一樣,每年都會出現很多殘缺紙幣,不得不收回,不得不銷毀。“無現金社會”改變了貨幣存在的形式,其實就是資源節約社會。
“無現金社會”減少疾病傳播。使用紙幣和鋼镚最大的壞處是什么?大家一定是知道的,就是這種貨幣需要接觸身體,需要接觸不同的人群,很多紙幣由于流通較為廣泛都是臟兮兮的,這就涉及細菌和疾病的傳播問題。一張紙幣上的細菌是很多的,也因此科學的理念經常呼吁人們現金交易之后要洗手。不需要現金交易了就減少了疾病和細菌的間接傳播。
“無現金社會”杜絕假幣坑人。以往的錢幣是不需要設置防偽標記的,那個時候人們都還如同陽春白雪。可如今則不同了,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就連復印件都能印制出逼真的紙幣了。雖然防偽技術不斷更新,但是騙子依然有辦法把假幣搞到“很逼真”的地步,有時候甚至連驗鈔機都能蒙混過關,很多人都飽受假幣的侵害。“無現金社會”就能杜絕假幣的泛濫。
不僅如此,還能保障交易的安全,實現了電子轉賬之后,讓那些搶劫現金的不法人員也無從下手了。當然,“無現金社會”也有管理的弊端,如何確保電子財富的安全,也是需要思考的事情。“無現金社會”是值得期待的未來,應該積極推進。
來源: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