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足跡與步伐――紀念中國金銀紀念幣發行30周年 |
發布日期:11-03-14 14:46:5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胡福慶 |
中國金銀紀念幣是全國改革開放初期的歷史必然產品,亦是錢幣政策上的思想大解放的結果,她的問世,沖破了當時是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不能走出國境的禁區,是個里程碑式的歷史轉折點,這在中國貨幣發行史上應當留有濃郁的一筆.簡約地縱觀這30年來中國金銀紀念幣誕生發展的歷程,有深切的感悟。
總體來講,中國金銀紀念幣的設計工作可分為如下兩大部分: 一、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的前期歷史 縱管2000年之前的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除了中國熊貓金幣背面圖案絕大多數(1995年以后為寫實熊貓造型)是長期性的卡通熊貓造型以外,基本上,圖案設計的手法為寫實的風格,這也是這一時期中國金銀紀念幣在世界金銀紀念幣之林中的民族特色之一。 由于積累了相當數量的金銀紀念幣發行項目,又逐步在寫實造型的設計風格框架中調整,充實而比較全面地形成了中國特有的金銀紀念幣寫實風格,從而在20世紀的世界紀念幣大家庭中確立了中華民族的金銀紀念幣的設計地位和設計風格。 從中國金銀紀念幣的發行數量,品種規格來看,中國熊貓金幣和中國生肖金銀紀念幣這兩個主要支柱產品的設計特色,是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前期歷史的代表,常有深厚的時代設計烙印,也是中國金銀紀念幣前期歷史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的金銀紀念幣項目。 二、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的后期歷史 (一)、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理念的提升 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從初始時期的照片圖案移植、借鑒,一景物的組合,造型的寫實手法,發展到現在的多元化設計理念,期間經歷了美學思想的升華,審美意識的飛躍,設計手法的創新等多種方面的完善。從原來的金銀紀念幣設計稿由造幣廠承擔并分配到設計師個休的現象來看,當時的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水平,說明到底我是某位錢幣設計師的實際水平,他們可以認真地按照專家領導的指導意見修改,但是,光有自身的能力,不會有太大的改進和突破,這就是2000年之前,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的現狀。2000年中國金銀紀念幣“千年紀念”項目的全社會征求設計稿件活動,比較成功地對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理念的提升作出了貢獻。如此龐大的題材,完全突破寫實造型的框架。用簡煉的裝飾手法和新的藝術思維組合設計,開拓了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的嶄新道路,這對原有舊的設計模式是個推動。為以后的設計理念提供了借鑒的典范,由于中國金銀紀念幣的設計理念在新的世紀開端采用了“與時俱進”的審美法則,大膽啟用了新思想、新手法核心理念,取得了相對突出的時代效果。 (二)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隊伍的充實和壯大 自2000年以來,中國金銀紀念幣的設計隊伍不斷充實和壯大,由原來的造幣廠單獨承擔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而變為逐漸引進社會設計力量,并發展到社會設計力量在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工作中的中標率逐漸與造幣廠專業設計師的設計水平旗鼓相當,甚至在個別金銀紀念幣項目中,由社會設計力量獨占鰲頭。這充分表明中國金銀紀念幣的設計正煥發出新的青春,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到目前為止,大致有三方面的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力量:當然還是以造幣廠的設計師力量為基礎,還有中國高等美術院校的設計力量和社會其他設計力量。近幾年,由中國高等美術院校設計的金銀紀念幣項目主要有以下幾個: (三 )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圖稿及擇幣評審機制的確定 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2000年成立的“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圖稿及擇幣評審委員會”的歷史責任是十分重大的。經過實踐證明,“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圖稿及擇幣評審委員會”的評審業績也是十分巨大的。2000年至2009年,整整九年的評審歷史證明了這一點。“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圖稿及擇幣評審委員會”的成員來自全國最具權威的相關單位,其中有錢幣史專家、美術院教授、錢幣制造專家、文物專家、歷史學者、金融機構權威領導、設計專業工作者、錢幣經銷單位代表等,他們代表了全國主要方面的權威意見,使得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圖稿的評審質量得到了充分的保證。可以說,他們是代表全國13億人民在執行中國法定貨幣――金銀紀念幣設計政策。這種評審機制的確定,相對的保障了法定貨幣的質量,保證了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圖稿的相對最高水平。更好的推動了中國金幣師爺向前發展。 (四)設計圖的評審程序的改進 為了更好地完成評審工作,“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圖稿及擇幣評審委員會”不斷進行了更新、換屆,又建立了評審專家人才庫。自2006年開始,“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圖稿及擇幣評審委員會”改由中國人民銀行主持評審會議,更好地履行了中國人民銀行作為央行所履行的政府職責。“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圖稿及擇幣評審委員會”的名稱也改為“中國貴金屬紀念幣設計圖稿及擇幣評審委員會”。 現在的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圖稿評審工作程序更為嚴謹。每次評審會議的評審專家都要從專家人才庫篩選,并要征得中國人民銀行有關方面同意,個別題材的金銀紀念幣項目,還要特邀評審專家參加評審會議,以保持該項目的權威性。例如: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金銀紀念幣項目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金銀紀念幣項目就分別特邀中央黨史、中央文獻、中國發改委和中國軍事博物館有關專家出席評審會議,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 這種不斷完善評審程序,提高評審圖稿質量的努力,也是建設中國金幣事業的努力。這種努力,現在已經轉化為光彩奪目的中國金銀紀念幣產品,為豐富中國人民和世界錢幣收藏家的文化生活而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三,中國人民銀行對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工作的高度重視 我們完全可以這么說:中國人民銀行對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工作的關心、支持、負責,是中國金幣事業繼往開來,更上一層樓的政策保證。我們不應該忘記金銀紀念幣發行工作中的這些領導――無名英雄,他們和金銀紀念幣的設計者同樣載入史冊! 四,金銀紀念幣生產新工藝的應用對設計工作的大力促進 金銀紀念幣生產工藝對設計工作的促進表現為兩個方面 其一,錦上添花的作用。金銀紀念幣生產工藝的合理應用,尤其是新工藝的適當應用,是對設計圖稿的新詮釋,豐富了設計層次的表現,強化了設計主題的主要造型,豐富了設計背景的內容。 其二,是對設計圖稿的再創作。一名資深的優秀工藝設計師,會認真獨棟設計稿的內在涵義。更有甚者,有的優秀工藝設計師可以在某些方面超越設計畫稿的表現力,實現了新的意義上的發展和再創作,這樣,就會更完美地再現擇幣。 以上兩點可以充分說明,為何同樣的金銀紀念幣設計圖稿,上海造幣有限公司、沈陽造幣廠、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三個造幣企業制造出的擇幣都不會一樣,效果有一定的區別。當然,應當是最能體現設計效果、最具有錢幣美感的擇幣勝出! 30年的時間,對歷史長河來講只是一瞬間,然而對中國金銀紀念幣來講卻是一段相當漫長的歲月。著30年,可以使一名嬰兒待哺的幼兒長大成為帥哥靚妹,甚至早已為人父、為人母。然而要全面敘述這30年來的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工作,卻也實屬不易,筆者就簡略如上陋文,望讀者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