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里,有兩棟不太起眼的小樓,但在這里卻誕生了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前身——“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由該校在“體育協進會”原址興建的體育文化博物館昨天正式開館,一批中國人早期參與奧林匹克運動的珍貴文物也首次展出。
1915年,第二屆遠東運動會在上海舉行。1920年,遠東奧林匹克委員會獲得國際奧委會承認,中國成為發起國和主要成員。為了提高運動水平,全國的體育運動先驅們開始醞釀成立一個能夠主導全國體育運動的組織。當時國際奧委會委員王正廷和圣約翰大學校董沈嗣良等時常就成立事宜在華政大學長寧校區的26、27號樓開會商討。在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正式成立之前,26、27號樓成為“籌備處”和“辦公室”。1924年7月,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正式成立,擔負起全國性體育運動的領導組織和加強國際體育聯系的重任。
此次在原址上建立的體育文化博物館陳列了130余件珍貴藏品,既有第一枚古奧運錢幣、第一枚現代奧運會錢幣、中國人帶回來的第一枚奧運會官方參與者紀念章,以及當年圣約翰大學校友使用過的網球拍、壘球棒、棒球手套以及運動隊隊員合影等。這些體育文物不僅向參觀者們敘述著中國奧林匹克發展的淵緣,還展示了民國時期大學體育文化的蓬勃發展。
來源:勞動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