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陸泉聲 - 荷蘭集幣雜記 |
發布日期:12-12-03 14:16:1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卞一冰 |
風車,郁金香,奶牛,飛利浦,喜力,阿賈克斯......這就是荷蘭。荷蘭是我非常喜愛的歐洲國家之一,做為游走中歐的錢幣業者,多年來或匆匆掠過,或停留幾周,次數多到數不清,荷蘭那風車搖曳、花香四溢的“花園”風貌,和獨特濃厚的錢幣風情,給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在歐元區國家中荷蘭是火車頭之一,經濟狀況良好,人均收入超過德國,一千多萬的人口,面積雖不大,但在世界經濟的各項指標中名列前茅,從擁有世界500強企業的數量來看,荷蘭排第七,是西方十大經濟強國之一。國民素質高,教育發達,荷蘭人的語言能力,是非英語母語國家中英語水平最高的,基本人人會說。荷蘭人淳樸爽快,素有開放包容的文化傳統,華人的生存條件在歐洲是最好的國家之一。 荷蘭王儲參觀幣展
荷蘭的經濟發達,人均收入居歐洲前列,錢幣收藏人口比例大,有荷蘭文的錢幣雜志《Muntkoerier》(錢幣資訊),以月刊形式發行于荷比盧三國,這在德國以外的歐洲國家中是不多見的。荷蘭的錢幣風格獨樹一幟,當代荷蘭錢幣的設計特點鮮明,有時新穎的近乎另類,有眾多的收藏迷為之傾倒,歐元紀念幣的梵高,小公主誕生,女王在位和二維碼造幣廠周年是代表品種。位于烏特勒支的荷蘭皇家造幣廠生產荷蘭紀念金銀幣,流通歐元硬幣,還為阿魯巴,荷屬安德烈斯,蘇里南等荷語國家生產錢幣。荷蘭國內的錢幣交流活動頻繁,有規模的錢幣交易會每年數次,集中在海牙,阿森,霍頓和南部的蒂爾堡,鄰近的德國和北歐國家也來人參加。世界上最具規模的World Paper Money Fair (世界紙幣交易會)每年兩次在南部的法爾肯堡舉行,集合了全球各地的紙幣幣商和藏家。一年一度的 Muntmanifestatie(阿森錢幣展銷會)規模最大,荷蘭錢幣和世界各國錢幣的比例大致各半,在經營世界硬幣的商家處,以前還可以收獲到驚喜價格的中國錢幣,隨著中國錢幣熱在世界范圍的傳播,網絡交易的發達,現代金銀幣的老精稀和龍洋大頭等品種近年來迅速回歸祖國,幣展上的收獲越來越少,偶爾見到稍好些的中國錢幣,幣商都以為奇貨可居,開出讓人無法接受的價格,以前散放在原料價格低檔銀幣筐子里的最常見的中國體育幣,都被挑選出來,鄭重其事地放在精品幣的行列里。 荷蘭首相參觀幣展和向奧巴馬贈送錢幣
荷蘭有規模非常大的經營現代錢幣的公司,曾承銷北京2008奧運會紀念幣在歐洲的發行。做為行業新銳的Numiscollect公司,近年來發展迅猛,策劃發行的安道爾棕熊,帕勞圣殿之窗,異形幻彩珍珠等錢幣系列,屢獲國際大獎,在世界錢幣界,尤其是東歐地區,成為炙手可熱的熱門錢幣。主要城市都有錢幣商店,阿姆斯特丹幣商的店鋪較為集中,T.Peters是行業內罕見的百年老店,幣商中較為典型的代表當屬阿姆斯特丹的斯密特兄弟,二戰后家族經營錢幣店,每周三,六的錢幣集市,這二位是發起人和絕對主力,其它時間店內經營,買賣收購,生意興隆。兄弟倆,尤其哥哥幣識淵博,對世界硬幣的珍稀幣,如數家珍,家藏庫存上百冊錢幣,按大洲和國別分類,珍品琳瑯滿目,中國錢幣也是其中亮點,曾在德國長期經營中國錢幣的大家巴赫,每到荷京,必來拜訪。我和兄弟倆相識約是2006年,曾購入83到85銀貓,和平年金銀幣等。非常遺憾的是,不久前,年紀不滿50歲的哥哥因病去世,我向其弟表達了悼念,每到荷蘭,都會想起這位頭發長長亂亂,不修邊幅,講起錢幣來滔滔不絕的同行。在中部城市阿帕爾多倫的錢幣學家派森先生,一位溫和慈祥的長者,是荷蘭最大規模的錢幣郵購商,常年在錢幣雜志上用大版面銷售荷蘭和歐元區各國錢幣,每月定期更新價格,是公認的荷蘭錢幣價格指南。最近,派森先生與人合著的2012年荷蘭錢幣目錄出版,為迄今最大型的荷蘭錢幣文獻。派森先生對我在荷蘭的錢幣尋訪提供了很大幫助,多次在在雜志上刊登收購中國錢幣的廣告,先后幫我收獲了古代發明發現,杰出歷史人物和早期體育幣等批量老精稀銀幣,中國金幣除了熊貓之外,在荷蘭較為少見,特別是大規格的,荷比盧地區,甚至包括法國,大金幣都難以見到蹤影。中國金銀幣老精稀近年來在荷蘭乃至歐洲面臨全面枯竭,無論自己逐店尋訪還是委托幣商朋友尋找,經常幾個月都沒有令人興奮的發現。 在荷蘭感受到錢幣文化的普及發展,得益于大環境的配合:人民收入和文化水平高,有歷史積淀,日常接觸的實物貨幣樣式豐富,設計精美,圖案各異。首先荷蘭的流通硬幣,1分到2歐元8枚,分別由20個國家發行,除了正面圖案固定相同以外,另一面的設計由各國個性化設計,20個國家中除了摩納哥,梵蒂岡和圣馬力諾的全套硬幣基本封裝或高價發行外,其它的基本都可以在流通中找到,各國發行的2歐元面值流通紀念幣也混雜其中,日常使用硬幣的人,包括孩童,很容易通過接觸到的各式各樣硬幣,萌生收集齊全的想法,從而成為一個錢幣收藏愛好者。回頭看我國的流通硬幣,僅幾個常用面值,流通紀念幣基本不在流通領域,并不否認造幣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但實事求是地說,我國的流通硬幣從幣材,設計和鑄造,對照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的硬幣,我國硬幣的總體水平算中游都勉強,圖案設計的單調簡單,缺乏美感,很難讓人產生喜愛和收藏的想法,換言之中國兒童通過使用硬幣而愛上錢幣收藏的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計。 從雜志新聞里,不經意間可以看出荷蘭錢幣收藏的氛圍之好,隨手翻閱錢幣雜志,每期都有各地的錢幣交流信息和造幣廠開放日活動。所附的照片之一是荷蘭國家領導人,王儲亞歷山大王子參觀錢幣展覽,另外一張是并非商品廣告的照片, 2009年荷蘭發行了一枚紀念400年前荷蘭人到達北美,將現在的紐約命名為新阿姆斯特丹的金銀紀念幣,圖為時任首相的鮑克嫩德,一位長著娃娃臉的,非常受歡迎的年輕首相,在北約的會議上向美國總統奧巴馬贈送并介紹這套錢幣,試想如果在《新聞聯播》的新聞里,出現為我國領導人向外賓贈送金銀幣的報道,哪怕片刻瞬間,對中國金銀幣的普及推廣,都是意義重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