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如游龍 盤如平川—喜賞中國金幣馬年金銀盤 |
借用成語“馬如游龍”為標題,寓意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它的本意,如馬如游魚、馬如流水、馬咽車闐,等等,歌頌的都是天下熙熙攘攘的太平景象,也是祝福,也是祈盼。其二用字面“游龍”對生肖馬進行表述,說它的氣勢,說它的雄心,說它的志向,說它的毅力。而這兩個層面的表述,又與“盤”有意念上的融合。前者,“盤”作為借喻,或金的眩迷與華貴,或銀的耀目與清澄,都是2014甲午馬年太平景象的真實寫照。另一方面,“盤”作為寫意,又是萬里山川的濃縮,圓是無窮旋轉的形態,其遼其闊,均隱含于之中,而這則是游龍之馬永遠馳騁之地。馬年賀歲,萬千口彩,一“盤”盛之。
理論上說,中國金幣賀歲金銀盤系列的設計,亮點在于“生肖賀歲”主題,屬于主題先行大概念。但從藝術角度,這種設計,又必須有自己張揚的個性,以及獨樹一幟的藝術棱角,如果只是平淡的概念的解讀,那么最終的成品,味如嚼蠟,毫無生命力,也僅僅是成品而已。中國金幣總公司賀歲金銀盤系列,始于2009年“庚寅虎”,2013年推出的“甲午馬”是這個系列的第5款。常規理解,“甲午馬”的設計,應該屬于這個系列的低谷階段,前期的激情已經消退,后期的創意還沒有萌生,或是疲憊,或是固化,或是消沉,都是一個低落期。但恰恰相反,馬年賀歲金銀盤設計理念依然有鮮活地突破。一正一背兩面圖案,前者從“賀歲”入手,后者從“生肖”切入,表述方式異曲同工,相互映襯,相互烘托,同樣完美地升華與深化了“生肖賀歲”的主題。 馬年賀歲金銀盤正面圖案設計,也可以說簡,簡者如高山流水,大氣而磅礴;也可以說雜,雜者如春樹繁花,驚妙而艷麗。簡者為正,突出點是“甲午馬”的生肖主題。“馬”為線條勾出的烈性馬。后足立地,前腿高抬,軀體半立狀態,或出行,或征戰,其心其情,急不可待。而馬鬃高豎,馬尾長飄,又把這種“急”表現到了極致。“馬”雖是盤面主體,但在表述上,又只是一個襯底,真正的核心為內盤,“馬” 是正書之筆,最下的一橫,以紅色剪紙馬替代。紅是烈焰,威猛而霸氣,又充滿了喜慶。其效果,畫龍點睛,事半功倍。內盤外環,鐫吉祥草紋飾,動中有靜,靜中生動,十分和諧。右下為甲午之“午”,半現半隱,別有一番風趣。外環的底紋,纏枝紋與回字紋相織,前者為圓,后者為方。天圓地方,又是中國傳統文化陰陽學說的具體體現。整個畫面處理雖繁得復雜,繁得眼花,但細細品味,卻內涵豐富,寓意深刻。 馬年賀歲金銀盤背面圖案是對“生肖”主題的深度解讀。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中,生肖文化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脈。生肖文化之所以年復一年地興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人固守的“本命年”觀念。本命年按十二生肖循環往復推算,屬相年便是本命年,十二年一輪轉。十二生肖中,“馬”排行第七。生肖意義的上“馬”, 好勇好譽,舍己成仁,正義寬容,堅守執著。馬塵不及,快如旋風;馬不解鞍,一鼓作氣;馬足龍沙,揚威關外;馬放南山、馬入華山,天下太平。最具象征意義的是馬到成功,它是旗開得勝,是水到渠成。博大內涵,或以金,或以銀,一盤而容之。具體落筆,著眼點是天干地支。由里而外四層,最內為中國金幣總公司標志和“CGCI”字樣,這是優質品牌的張揚與渲染。外環天干地支十二組合,“甲午”立于頂端,右轉而后,“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這是尚未露臉的七款。左轉而前,“癸巳”、“壬辰”、“辛卯”、“庚寅”,這是已經亮相的四只。再外是“卐”字吉祥紋。“卐”在梵語中為“吉祥之所集”,本是古代的一種符咒、護符或宗教標志,通常被認為是太陽或火的象征。現淡化宗教意味,取其“吉祥”寓意,為民族傳統的審美對象。最外是九馬行天。天是以祥云表現的,同樣是九朵,花瓣形態,半懸于外環。馬為九種不同形態,或奔或躍或行或飛,雖然以青銅浮雕形態展示,但依舊充滿生命的動感。 金盤銀盤,金銀送喜。馬如游龍,馬威甲午。馬年賀歲金銀盤以其獨特的構想與設計,迎合了中國民間文化的傳統價值取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