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市場連漲六年顯疲態 |
在“五一”后的金銀價格“過山車”行情面前,金銀幣價格表現平穩,有人樂觀評價其抗跌性能卓越,但種種跡象顯示,瘋漲了六年多的錢幣市場漸露疲態,可能會進入持續盤整行情。 對后市判斷存分歧 跟跌宕起伏的股市不同,錢幣市場從2005年開始就一路高歌猛進,各板塊輪流上演傳奇式的增長。在金銀幣板塊中,量少題材好的品種全線瘋漲,例如銀幣中齊白石紀念幣從2005年的1萬元左右一路狂飆到80萬元,現在是有價無貨。紙幣板塊中,80版50元人民幣漲到3900元只用了不到半年時間。一直屬于跟漲板塊的流通紀念幣也悄悄上漲。 近期,市場從成交到價格都顯露疲態。樂觀人士表示,盤面向好的大趨勢沒有改變,只是暫時調整一下,為下一輪蓄積力量。還有人認為,黃金、白銀的急跌對投資者的心理有一定程度的損傷,造成短暫的買盤不佳。眼下的盤整應是短期的,市場正好可以對前期上漲的品種做進一步消化,新入市的投資者也可有時間對市場做進一步了解和思考。 錢幣市場一般從每年的10月開始進入旺季,到春節以后隨天氣轉暖而漸入淡季。近兩年,由于幣市行情高亢,連歇夏都省了,不眠不休地持續飆漲。有觀點認為,現在天氣轉熱,幣市的歇夏常規還是有的,近期的市場情況正是歇夏的表現。投資者不妨利用淡旺季成交價格的差異,在歇夏時以較低價格購入所選品種。 而謹慎人士則認為,持續六年的上漲,幣市累了該是到了要歇歇的時候了。提醒剛入市的投資者在沒有形成清晰的投資觀點前,切忌盲目跟風。 龍頭品種開始滯漲 盡管市場人士對于大勢的看法不盡相同,但在板塊輪動向好的喧囂中有一個情況值得關注:雖然仍有龍頭品種還在上漲,但整體上各板塊龍頭品種相繼進入滯漲狀態。第二版人民幣中的拾元幣較早領漲,但進入20萬元區間便停滯不前了,這樣情形已維持了三四年。而第四版人民幣,80版50元和100元分別在3600元和1300元也停留了差不多有一年時間。據此不少市場人士也認為,大盤即將進入持續盤整。 有近20年錢幣投資經驗的沙先生告訴記者,價格漲勢一般是由上及下,先是龍頭品種領漲,然后中端品種跟上,等到了常規的品種也開始瘋漲的時候,市場向下走的日子就不遠了。 在深圳市經營錢幣多年的王先生回憶起1997年那波大行情時表示,短短幾個月時間,1996年1盎司熊貓銀幣就從160多元狂升到1200元,最后隨著行情結束,其價格猛然跌落。從此96熊貓銀幣經歷了較長時間的低迷,最低價曾到過75元。 業內專家提醒,新入市者很容易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