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品鑒中感悟四季金條的人文魅力 |
發布日期:09-06-10 13:35:2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金秋商貿 作者:張曉蕓 |
收藏品的人文內涵體現于其所映射出的思想性,通過它的題材、設計、意境對我們的精神領域產生著深刻影響。作為欣賞人,我們所感受到的便是收藏品所著力刻畫的藝術形象,所感悟的則是由它而折射出的人文魅力,感之境而悟之意。 中國金幣總公司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打造出了一個成功的金銀收藏品牌,但是作為多年培養的收藏品牌,它需要更多新的靈魂、新的主題、新的思路注入進去,這樣它才可能為我們的精神世界提供更多的食糧。該公司新近主打推出的“四季”金條,讓我們更深刻地了解到,它不僅僅是一套鑄造精美的金條,它除了美麗的形象、精致的質感、清新的畫面感之外更多的是其特有的人文魅力。 緣何選擇“四季”作為表現題材?因為有了春的爛漫、夏的火熱、秋的蕭瑟、冬的冷寂,枯燥的年輪才變得多姿多彩。每一季有著自己的風情,每一季也有著自己的精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中國人對于宇宙的幻化更迭,人生的潮漲潮落,不過都寄予這寥寥十六個字。以“四季”為金條的表現,讓我們因“境”而生“情”,得“境”而會“意”,人文魅力便氤氳開來了。 緣何選擇“花間四君子”作為表現形象?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四季輪轉,可寫可書可畫的形象又何止千萬,緣何以“四君子”來表達“四季”呢。悠悠青史,流傳下的前人詩畫之中以“四君子”的題材見多,它們常被文人高士用來表現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氣節、虛心的品質和純潔的思想感情。這清風傲骨的“四君子”風華絕世、各領風騷。“國香”之春蘭,節高氣盛之夏竹,“隱士”之秋菊,“花魁”之冬梅。引“花間四君子”入金條,以其獨特的寓意象征性,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觀察世界、表達感情的思維方式,即“天人合一”,“物我貫通”的哲學思想理念。閑暇時間,清風明月,幾縷清煙,賞玩品鑒“四季”金條,隱然感受到一種人格的力量,一種道德的情操,通過它們寄托我們的理想,鼓舞實現自我價值觀念和人格追求的不竭勇氣。 緣何暗蓄文人畫風之格調?品鑒“四季”金條,春蘭之幽芳高潔,夏竹之疏郎輕靈,秋菊之嫵媚熱烈,冬梅之清逸孤傲,筆墨疏放簡逸,風格秀勁,隱現文人書畫氣息,以貴金屬雕刻手法卻煥發出種種筆情墨趣,更是設計者獨特人文意識的形象化體現。雖然是寥寥數筆,卻處處有畫境,筆筆見精神,金條畫面上留有大塊空白,開拓出開闊的藝術境界,給我們以無窮無盡的回味。“春夏秋冬”的行楷文字,與“四君子”相得益彰,意境深邃。暗蓄中國傳統文人畫風之格調,方才造得這樣一款最中國的“四季”金條。 梅圣俞曾言“作者得于心,覽者會以意”,作為欣賞者的我們,從品鑒中感悟“四季”金條所傳達出來的人文魅力,設計者追尋老莊,曠游山林花間之人生態度暗合己心,達情達意達心。人生不足百年,又何必拘泥于一時一事之得意失意,慣看四季流轉,把握當下每一處妙境,人生大概也就圓滿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