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2月22日,作為中國唯一經營金銀紀念幣的行業性公司,中國金幣總公司(以下簡稱金幣公司)開始負責金銀紀念幣的立項、設計、制模、生產和海內外市場經營。從1979年中國第一套現代金銀紀念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年”紀念金幣的發行成功,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金銀紀念幣發行帶動的市場繁榮,從貴金屬紀念幣早期生產技術工藝的摸索起步,到中國金銀幣屢獲國內外評比大獎,從中國人民銀行指令性計劃生產到競爭機制引入生產環節,今天的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生產組織、產品工藝、科技創新,已經能夠主動緊貼金銀幣生產發展形勢、革新造幣理念、引導造幣潮流,以與時俱進的進取精神開創了中國貴金屬紀念幣“淬煉金銀、傳承文化”的新局面。
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生產管理工作在拓展中逐步構建
在金銀幣生產初期,生產技術條件有限,沒有金銀幣專用生產設備和技術力量。但在中國人民銀行的領導下,金幣人積極創造條件,克服困難,逐步提高了金銀幣生產能力。中國金幣總公司成立之前,金銀幣生產組織工作由當時的中國人民銀行印制總公司生產二處承擔。金幣公司剛剛成立之時,沒有成立生產部,有關生產組織管理方面的工作由經銷部承擔。1990年12月6日,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中國金幣總公司“三定”方案的批復》文件的精神,金幣公司正式設立生產部。生產部是金幣公司內部負責生產技術管理、生產組織調度、產品質量保障、生產數據統計分析及產品出入庫管理的部門。主要工作任務是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貴金屬紀念幣項目發行計劃,安排全年生產任務并組織實施,力保各個項目按時保質順利完成生產,最大限度滿足市場銷售需求,不斷研究開發造幣新技術新工藝,加強國內國際生產技術交流,促進中國貴金屬紀念幣整體質量的提高。
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生產組織工作在調整中逐步規范
生產組織形式及生產分配方式的變革。2000年以前,金銀紀念幣的生產采取計劃分配的方式進行。每年年初,金幣公司生產部根據國內各家造幣廠的生產能力、工藝優勢及當時的任務情況,制訂金銀紀念幣生產分配方案,并提交每年一度的“金銀幣排產會”進行協調分配。生產分配方案經排產會通過后,生產部直接向深圳國寶金幣制造廠下達生產任務,或經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生產技術處向沈陽造幣廠、上海造幣廠下達生產任務。生產從設計圖稿開始,造幣廠根據金幣公司審批、中國人民銀行備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