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由中國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局主辦、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承辦的“國幣之尊•藝術之美”--人民幣硬幣發行60周年全國巡展在上海圖書館開幕。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局陳建新副局長、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布建臣總經理、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金融服務一部季家友主任為紀念展剪彩。來自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上海市工商聯、上海市商委購物節組委會、上海市經信委、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上海市錢幣學會、銀行博物館的領導、專家及錢幣愛好者200余人參加了開幕式。
六十年來,人民幣硬幣在新中國建設、改革、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均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不可或缺的潤滑劑和助推器。它不僅滿足了貨幣流通的需要,方便了人民群眾的生活,同時也因其工藝、設計上的突出特點,成為時代的經典印跡。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的不斷加快,人民幣這張“中國名片”正在國際舞臺上成為“中國文化”、“中國形象”的傳播者。
人民幣硬幣,既是“國家名片”,也是精美的藝術品。自1957年12月1日正式發行人民幣硬幣起,我國共發行了4套流通硬幣、96個品種108枚普通紀念幣、2000余種貴金屬紀念幣。
此次展覽展示我國已發行的流通硬幣、普通紀念幣及貴金屬紀念幣,為社會公眾和錢幣研究、收藏、愛好者深入了解人民幣硬幣,進一步傳承、弘揚中華錢幣文化提供了難得機遇。
本次展覽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鑄就基石”介紹我國已經發行的四套流通硬幣,以及模具設計與制作和硬幣生產。其中1955年版一分,1956年版兩分和1955年版五分為最早發行的人民幣硬幣。
第二部分“印鑒歷史”介紹我國已發行的96個品種總計108枚普通紀念幣,它們是歷史的生動載體,也是錢幣文化的重要組成。普通紀念幣使用材料包括銅鎳合金、鋼芯鍍鎳、銅合金、雙色銅合金等,防偽技術也在不斷升級。
第三部分“金碧輝煌”介紹貴金屬紀念幣。貴金屬紀念幣是國家法定貨幣的組成部分,一般采用金、銀、鉑、鈀等貴金屬材質制造。我國已經發行貴金屬紀念幣2000余種,按題材可分為重大事件、著名人物、生肖賀歲等多個系列。
第四部分“爭奇斗艷”介紹由造幣工藝、技術制造的造幣衍生品。奧運獎牌是這部分的亮點。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正高級工藝美術師羅永輝為公眾進行了精彩的錢幣知識講座。展覽還設置了獨一無二的互動體驗環節,觀眾可以在“手打章”項目中,體驗傳統制幣的感覺。作為上海購物節的重要項目之一,展覽現場準備了極具特色的錢幣及其衍生品,如熊貓金銀幣、生肖狗年金銀章、投資金條、吉祥福袋等,更有錢幣設計師親臨現場參與互動。
上海首展之后,將在十月至十一月期間,陸續在南京、沈陽、西安、成都等地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