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6年10月12日起陸續發行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3枚,其中金質紀念幣1枚,銀質紀念幣1枚,銅合金紀念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銅合金紀念幣面額5元,直徑30毫米,材質為黃色銅合金,發行量3億枚。
紀念幣正面圖案為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孫中山先生故居,其上方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左下方刊“孫中山故居”字樣,下方刊“伍圓”及年號“2016”字樣。背面圖案為孫中山先生像,其上方刊“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和“1866-2016”字樣。
2016年1月,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按總行要求開展孫中山紀念幣設計開發工作。
設計師參觀孫中山紀念館
在近半年多的設計開發時間里,總公司產品開發辦公室多次向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咨詢,邀請專家和學者對題材進行論證和研討,并帶領行業設計師團隊到廣州、中山市搜集素材,調研采風。
孫中山故居 圖 | 黃琦
圖 | 黃琦
廣州中山紀念堂富麗堂皇的宮殿式外表,巧妙隱藏著現代的建筑結構,建筑師呂彥直開創性地采用八角樓的形式作為建筑的主體形式。 圖 |黃琦
1924年-1927年陸軍軍官學校在廣州長洲島成立,也稱黃埔軍校。 圖 | 黃琦
中山大學懷士堂,1923年12月21日,孫中山在發表演講勉勵學生肩負起國家重任,懷士堂是美國工業家史懷士捐助興建,1915年建成。 圖 |黃琦
設計師到孫中山故居采風并與紀念館專家進行座談
邵國偉為設計師做設計指導
設計師們通過在黃埔軍校舊址、孫中山大學、中山紀念堂,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收集的大量圖片資料,集體創作完成了正背面設計圖稿。
紀念幣正面建筑,選用了孫中山先生位于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的故居。1892年孫中山先生設計并主持建造了該樓的主體建筑,樓側面的酸子樹則是1883年先生從夏威夷帶回來的種子栽種。
配合幣面整體設計布局,還特別選用了宋慶齡于1962年題寫的“孫中山故居”。
紀念幣背面為孫中山先生的正面肖像。肖像的創作以孫中山先生1922年攝于上海的標準像為基礎,參考了多張孫中山肖像照片、藝術作品,力圖以最真實創作手法的描繪出偉人的神與貌,在紀念幣上再現孫中山先生。
偉人紀念幣采用正面肖像浮雕創作,設計師們必須在熟悉流通紀念幣生產工藝要求的前提下,將人物肖像的立體結構準確還原在薄薄的浮雕上,同時深入刻畫出孫中山的個人形象與神態,再現歷史時刻,浮雕創作難度極大。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為此特別邀請了中央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清華美院等多位專家、教授對浮雕創作方法進行探討,邀請行業內已退休的老設計師一起進行石膏模型創作工作。
聽取汪朝光和王培波對設計圖稿的指導意見
雕塑家曹春生教授對浮雕進行點評和指導
通過對主題的進一步深入挖掘、紀念幣的浮雕工藝技術、生產工藝以及防偽技術實現等工作的逐一開展,最終完成了此次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普通紀念幣的設計開發工作。
設計師名單
正背面圖稿設計師
上海造幣公司:朱熙華、王剛、全劍峰
沈陽造幣公司:金雅軒、張林
南京造幣公司:王玲
正面故居石膏模型設計師
上海造幣公司:戴蕓
背面偉人石膏模型設計師
南京造幣公司:童友明、陶崢
文 | 顧慧
編輯 | 桃子姐
來源:中國印鈔造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