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幣,本一直“茍全性命于盧工,不求聞達于諸侯”。
另一種隱形好幣,則是我們今后要主推的研究方向之一:
紀念金銀幣章中的一些大版別幣章。
所謂大版別,是指同一種幣章由于生產批次不同造成使用不同的二元模,或者使用的工作模和字型版不同,或者加工時工作模擺訪的位置不同,或者加工的齒槽不同,等等,
造成同種幣章的幣面圖案差異明顯的現象。
本次盛會,我們為大家獻上的就有:
95年12oz麒麟銀幣(中美吉祥物麒麟和Unicorn大字版)、1oz冬日嬰戲圖銀幣(“冬日嬰戲圖”字體離花版)、古科科技發明3組彗星的發現(“公元前”大字版)、97年1/10oz成吉思汗金幣(成吉思汗生卒年份無括號版)、05年1/10oz彩金雞(非背逆版)、93年5oz馬可波羅銀幣(年號大小字版1對)、90年5oz女子速滑銀幣(年號扁體版、國徽大星版和國徽小星版)、12oz嬰戲圖銀幣(面值大字版)......
說實在的,以目前的了解,這些幣在市場出現非常之少,某幾個品種目前所知發現于藏家手中的都不到10枚,真的是拍出大錢也不一定能買得到。
除去這些顯性和隱性好幣,一些獨特的經典原始包裝和附件也隆重登場。
這里面,包括有極罕見的歷史人物孔子金幣鍍銅粉瓷盤,當年由顧杏寶先生設計,于沈陽制作,作為中國造幣公司的禮品贈送,極難得;
包括金幣總公司和集郵總公司為北大百年特地出的官方銀章封,以及91年女足世錦賽金銀幣封;
包括93年1/10oz和1/4oz孔雀金幣臺灣裝幀版,漂亮大氣;
包括93年1oz孫中山金幣植絨裝,內襯奶黃色大證書,外加紫紅色紙殼;
包括04年2oz麥積山石窟銀幣的原型——菩薩與比丘尼塑像,栩栩如生,令人一望而生莊嚴之心;
包括金幣總公司特制的熊貓銀幣鍍金紀念手表;
包括89年日本裝幀1/10oz大熊貓悠悠金章紀念卡;
包括邱臨峻先生手工刻制的老子出關雞蛋葫蘆......
這些附件,當然代表了幣章文化整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至于一些經典的原裝盒,本次拍賣也奉上不少:
如85年5oz香港幣展銀章、86年12oz香港幣展銀章、86年5oz密爾沃基ANA年會銀章(貼竹和離竹版1對)、87年5oz亞特蘭大ANA年會銀章、87年5oz長灘幣展銀章、90年20克金魚銀章、94年美國裝幀雙金屬麒麟幣+麒麟金幣套裝、1/3oz世界文化名人系列金幣等等。
最近看了幾場新中國物品的拍賣會,深有感觸:
舉個例子,如茅臺酒,如果是原始酒瓶、酒盒、包裝,原始封存和發票,則拍賣價比同年的非原始包裝茅臺價格要高出不少。
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有不少的幣友對一些經典的原始包裝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