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會被集藏者所拋棄。
彩色金銀幣真的要面臨重新估值嗎?答案當然不是這樣的。
首先來說“容易掉色”。文章列舉的是《西游記》系列金幣,認為“在放大鏡下可以明顯看到其著彩部分有磨損與缺失,歷久則磨損”。
其實,這個品相問題主要與收藏方法有關,如果保存不當,出現這樣的現象也很正常,我要補充說明的是,不要以偏概全,個別品種發生的問題不能推及所有品種,更不能否定所有品種的收藏價值!
其次,來說一下“工藝粗糙”。文章說“從《紅樓夢》系列到《西游記》再到《神舟五號》,由于需要多道工藝著重彩,其雕琢工藝無法盡美,常有粗糙表現,比如同是《真假美猴王》彩色銀幣,孫悟空臉部表情時常有所區別,就是上色時沒有統一處理的緣故”。
其實,從國外承制的彩色幣的產品質量看,目前除早期的“仕女圖”5盎司方形彩色銀幣個別出現瑕疵外,其他產品基本都沒有出現類似的現象。國內生產的產品稍有遜色,但質量基本穩定,工藝粗造之說有點牽強附會。
再次,來說下“立意平淡”。原文寫道“比較其本色金銀幣,彩色金銀幣在“立意”方面也明顯低出許多。本色金幣紀念性質者居多,除自治區建立、奧運會召開等重大題材,還有孫中山、鄧小平等人物紀念金銀幣,大氣磅礴。而彩色金銀幣則集中在文化休閑領域,多以文學名著、民間傳說為題材,娛樂休閑性質強而紀念意義弱,頗為“小橋流水”。另外,本色金幣多采用名家名畫、文物復制,比如生肖金幣中就多有齊白石、張大千的作品,又如《石窟》系列金幣中都采用的按比例縮小的一流文物實體雕塑,而彩色金銀幣則多是工藝師即興創造,其創意與水準則不一而足了。”
而我想說的是,彩色金銀幣涵蓋了中國的京劇、古典文學、生肖等題材,這些題材都是在大家心目中具有影響力的題材,比如貴妃醉酒、彩金虎、龍風呈祥、取得真經等品種,是目前彩色金銀幣中的優秀品種,無論是題材還是工藝都得到了廣大集藏愛好者的認可。
在中國這個具有幾千年文明史的國度里,我們怎么能簡單地以氣勢磅礴等來原因來一概否定中國的深厚歷史文化積淀呢?“立意平淡”,無疑又感覺有點牽強。
最后,再來說說市場行情。目前市場整體處于調整當中,作為彩色金銀幣當然也難以獨善其身,外在環境條件不好,這是客觀外因,同時,我們要考慮的因素還很多,諸如發行體制啊,運作體制啊等等,所以,我們應該全面看到整個行業的形勢,而不能因為一時的價格下跌就否定其集藏價值,這樣的觀點于市場發展不利。
分析了文章(當然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