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們剛才所說的獨立板塊9*1/20oz金的情況也類似。
因為這里面, 93年有S版的觀音菩薩金幣最難; 其余,無S版的93觀音菩薩、97觀音菩薩、97吉慶、96有P版的麒麟都不容易。
這樣的集全將非常有成就感。
從1/20oz到1/10oz,我們發現,規格從14mm到18mm,雖然只多了4mm, 但明顯感覺金幣大了一圈,設計師和雕刻師的回旋余地更大了。
1/10oz金幣板塊,品種明顯增多,選題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比方說,由長沙出土的我國古代一幅名畫“人物馭龍圖”,就出現在1998年1/10oz龍文化金幣上。
這幅圖,和“夔鳳圖”齊名,反映了戰國時期我們祖先達到的藝術成就。帛畫雖古樸,但回味無窮。
從1/10oz金幣的題材來看, 熊貓、生肖、觀音菩薩、麒麟、民俗文化(吉慶有余、萬象更新、迎春圖)、傳統文化......五花八門;
從1/10oz金幣的工藝來看, 背逆(98彩金虎到彩金鼠)、幻彩(觀音菩薩系列)、彩色移印、雙金屬(龍鳳、熊貓)......多姿多彩;
從收藏的角度來看, 我們既可以收藏1/10oz規格的同一主題系列幣,也可以專門收藏1/10oz規格的金套幣,還可以收藏一些獨立板塊的1/10oz金幣。
這里面,爭奇斗妍,美不勝收。
比如,我們可以按版別去收藏。
按造幣廠的標識不同,如93年1/10oz觀音菩薩金幣(有S版和無S版);
背逆工藝不同,如05乙酉雞年彩金幣(背逆和非背逆);
幣面圖案不同,如00庚辰龍年彩金幣(長辰龍和短辰龍);
如96年雙金屬小貓(大眼反噴砂和小眼反噴砂)......
版別收藏,日積月累,當有大成。
93十分一菩薩有s
93十分一菩薩有s2
93十分一菩薩無s
我們也可以按照幣筋或獨立板塊去收藏。
這個過程,必然是幣識不斷提升的過程。
只有收藏的不斷精進,才知道“差之毫厘價離千里”的規律。
比如說,同樣是迎春圖1/10oz金幣, 第2組的難度要遠高于第1組。
再比如說,同樣是1/10oz的普制觀音菩薩金幣, 96年的珍貴程度遠小于93年、94年和97年。
而這些發現將逼使我們不斷地深入鉆研幣識。
比方說,我們都知道傳統文化2組1/10oz金套幣比第1組1/10oz金套幣要好太多。
但為什么會好那么多呢?
我們研究之后,就會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 在新中國貴金屬幣發行史上,有3個年份的幣中一些品種的實鑄量非常之少。
首先是1989年。
因為政治風波的緣故,本來該年發行的龍鳳金銀幣全線挪到90年來發行。
同時,該年1oz加厚銀蛇、5oz銀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