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瑞勇:集章之道知識講座精粹之三

        www.ccbczpx.com 09-03-27 08:34:17 中國集幣在線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
        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生機勃發的季節,讓我們的心情格外舒坦。
        此時玩章,更容易體驗到由外而內的喜悅。

        我今天講課之前,先給大家透露一個消息。
        上海造幣廠自1979年定制加工“香港東南紡織公司”大銅章以來,到今年正好30個年頭。
        這30年來,上幣所出的銅章燦若群星,熠熠生輝。
        今年上幣廠對“大銅章在中國”相關紀念活動非常重視,
        有可能在接下來的一些日子通過一些學術研討會、巡回展覽、最佳設計師評選、最佳銅章評選、收藏者近距離接觸銅章生產工藝等,為全國的銅章愛好者奉獻一堂堂視覺盛宴。
        但這些活動尚在規劃之中,如果有進一步的消息,我一定會通過集幣在線盡快通知章友們。

        通過上兩次的講課,相信很多人已經對銅章之美初虧堂奧。
        今天我們直奔主題:如何進行專題收藏——使初收藏者盡快登堂入室,使中高級藏家能組織起展覽級的藏品。

        大千世界,章無窮而精力、金錢皆有窮。
        吾等皆非舊時皇帝,可以無限攫取好章,如坐擁后宮佳麗三千一樣。
        對每個人來說,其藏品和蕓蕓好章相比,分子永遠比分母要小很多很多。
        那么如何讓自己在集章之路上越走越遠呢?必須要做專題收藏!

        至于專題的分類,其實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出發來設定。
        比方說,
        按題材分,有軍事題材、體育題材、學校題材、金融題材......
        按生產廠家分,可以收藏上幣、沈幣、新世紀或其它企業社團(SOM、布魯克林園林系列、猶太名人堂)......
        按材質分,可以收藏銅章(紫銅、黃銅、白銅、青銅)、粉末冶金章、鋅合金章或相關的材質;
        按設計師分,可以分別收藏陳堅先生、羅永輝先生、徐云飛先生、童友明先生、孫奇齡先生......的作品;
        按工藝分,可以專門收藏鏡面銅章、上色銅章(包括硫化章、鎏金章、砂金章);或異形章、或彩色章(移印、局彩、琺瑯)、或隱形雕刻章、或線刻章、或加厚章、淺浮雕章、澆鑄章;
        按珍貴程度分,可以專門收藏上幣、沈幣早期直徑60mm以下一些公認的大開門的珍稀章,包括樣章;
        按版別分,可以收藏各種版別,如紫銅版、黃銅版、硫化版、鎏金版、原色版,等等;
        當然,有人也喜歡收藏章中章、章中幣系列;
        也有人鐘情于外國章中的中國元素;
        甚至有人對早期銅章那種浸淫著歲月滄桑的美妙包漿而著迷。
        如此林林總總,其實都可以算為專題集藏。

        有了專題,我們的目標便會非常清晰,我們可以集中我們的精力和財力,再通過自己的研究,朋友的幫助,以及信息和渠道的不斷豐富,使自己的專題藏品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我們不妨來看看專題集藏中出彩的部分。
        比方說,新中國很多精彩好章,由上幣和沈幣很多著名設計師和雕刻師扛鼎奉獻。
        象早期的宋人畫選銅章之所以出名,全憑葉柏林先生和他的團隊以高超的技藝,以鑿子為筆毫,以榔頭為筆桿,以過人的高超技藝直接在鋼模上雕刻而成。
        中間不能有一絲差錯,否則前功盡棄。透過這些銅章,我們會看到這些雕刻師的細膩和功力。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宋人畫選三

        陳堅先生、羅永輝先生、駱行沙先生、孫奇齡先生、童友明先生等等,是造幣廠早期設計師和雕刻師的杰出代表。

        我們先來看看陳堅先生的代表作:


        畢加索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畢加索2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梵高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梵高2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馬蒂斯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馬蒂斯2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以上我們看到的是陳堅先生設計的外國畫家系列銅章,
        非常精彩。
        眾所周之,羅永輝先生的經典代表作有很多,
        1998虎年大銅章、中國錢幣博物館、老舍、華坪地段醫院......
        比較羅永輝先生和陳堅先生的作品,
        可以發現2者明顯的不同。

        陳堅先生的特點是更強調傳統國學之美;
        而羅永輝先生的特點是更喜歡表現藝術的張力,中西合璧。
        這可能和他在俄羅斯進修過,受外國藝術影響有關系。
        我們不妨來看看羅永輝先生設計的一款銅章:
        唐山工程技術學院,非常有張力。
        礦石光芒四射,這枚章其藍本就源自國外的同類設計。
        唐山工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唐山工程3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剛才說,我們的專題可以是收藏某個或數個設計師的作品。但我們一定要花時間深入研究下去。
        比方說,陳堅先生和羅永輝先生都是中國幣章設計界的領軍人物,他們的設計風格固然迥異,我們首先要從設計風格上來領悟他們的設計之美。然后一些細小之處,也會給我們平添一些樂趣。
         
        比方說暗記。中國不象國外。國外對設計師和雕刻師非常看重,幾乎大部分的章上都會有設計師的名字。甚至某些章,還有設計師的圖像。
        但中國人實在太含蓄,根本沒有意識到設計師和雕刻師的個人品牌會對幣章影響攸關。
        我國最早在幣章上出現設計雕刻師的名字,源于民國時期所制造的袁大頭。由于是意大利雕刻師所雕刻,他理所當然地把自己的名字雕刻在袁像右下方。這些有雕刻師名字的幣,只是作為樣幣來呈獻上級單位審核。送審的必然結果是最終流通的袁大頭上把雕刻師的名字去掉了。因此,雕刻有人名的這些袁大頭,現在就變得非常珍貴。

        在新中國時期,造幣公司也好,金幣公司也好,上幣也好,沈幣也好,均認為無論設計師還是雕刻師個人,其創作的作品都屬于單位,所有的知識產權都在單位。
        因為所有單位都在竭力宣傳幣章之美,但極少有單位提到究竟是誰,為我們獻上了一道又一道的精彩之作。
        從這點上來說,集郵界走在幣章界的前頭。我們都知道黃山郵票是孫傳哲老先生設計的,都知道從小愛科學是鄒建軍女士的作品,都知道80年猴票源自黃永玉。
        正因為集郵界把這些信息公開,也著實吸引了更多郵迷的參與,不為其他,就為:孫傳哲、劉碩仁、鄒建軍、萬維生、潘可明、呼振源們。
        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貴妃醉酒金幣的設計者其實也是鄒建軍女士呢?

        講到這兒,大家慢慢會明白。
        所謂暗記,也是設計師逼不得已的事情。
        自己的作品上卻無法正大光明地署名,
        指望單位宣傳更不可想象,
        因此有了設計師變通的手段。

        陳堅先生的暗記為“CJ”,即陳堅的拼音縮寫。
        我們來看看:
        畢加索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畢加索2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馬蒂斯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馬蒂斯2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我們可以看到,畢加索的臉龐左側,
        和馬蒂斯臉右下方,其所畫的兩個人右下角,
        均有如“G”字樣的暗記。
        其實這個“G”字就是由CJ組成的。

        同樣,羅永輝先生也有暗記。他的暗記為“L”,外面加上一個圓圈。
        我們來看一下:

        唐山工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武財神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但是,連大名鼎鼎如陳堅和羅永輝,尚只能在部分作品上使用暗記,其他的很多設計師更難讓大家知曉他們的作品了。
        這也是新中國銅章的研究困難之處,但這種困難反過來增添了無窮的研究樂趣。我們如果按設計師的專題來收藏,這些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我們來看看上幣廠年青設計師中的佼佼者徐云飛先生的作品。
        徐先生是美術院校科班出身,本身非常有才氣。
        他進上幣廠所設計的第一款作品就是:上海造幣廠建廠80周年。
        采用了章中幣的形式,雖初露端倪,但已經有很強的藝術展現力。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上幣80年.jpg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上幣80年2.jpg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后來,徐云飛先生堅實的藝術功底逐漸轉化為美妙的創作靈感,一再推出相當令人震撼的作品,如達利、圣彼得堡、三星堆、老子等等。

        達利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達利2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如果要做徐先生的專題收藏,對他個人藝術風格的尊重和把握非常重要。

        我們再來介紹一位非常棒的設計師:孫奇齡先生。
        熟悉熊貓金幣的朋友想必對孫先生不會陌生。
        我們每年所見到的小規格熊貓金幣,其正面天壇的祖模就是孫先生雕刻的。

        孫先生現居意大利,他設計雕刻過很多精彩銅章,如簪花仕女圖、中日長城馬拉松賽,等等。
        我們來欣賞一下他的作品。
        石膏6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手雕龍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中日友好長城馬拉松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講到孫奇齡先生,我必須要提一下另外一個話題。

        我們知道,我們大部分看到的銅章是上海造幣廠、沈陽造幣廠、國寶造幣廠的專業設計人員設計雕刻的。換句話說,就是職業人員創作的作品。
        但是,新中國有很多銅章之所以精彩,是其設計和雕刻本身就讓全社會公認頂級的雕刻藝術家傾情參與。
        這方面的精彩之作稍微羅列一些如下,比方說張充仁先生設計的香港東南紡織公司大銅章、比方說章永浩先生設計的馬克思恩格斯塑像銅章、比方說陳研音女士設計的桂林風景鏡面銅章、比方說劉煥章先生設計的第6屆全國美展銅章、比方說曾成鋼先生設計的魯迅文學獎銅章;當然,美術院校也參與了部分銅章的設計:
        如浙美(中國美院)設計雕刻了達芬奇創作蒙娜麗莎490年,
        工美(清華美院)則雕刻了鄭可先生誕辰100周年銅章。

        如果大家有時間,可以GOOGLE一下我剛才提到的人名,這些人代表了新中國雕塑界的頂級水平。
        象張充仁先生,早年留學歐洲,成績顯著,成為比利時名作“丁丁歷險記”中“中國張”的原型。
        象章永浩先生,為上海設計雕刻無數大型雕塑,如外灘的陳毅市長、如復興公園內的馬恩雕像;
        象陳研音女士,中國美院畢業后,現在成為上海油雕院的著名雕刻家,是新中國女性雕塑家的領軍人物之一。
        象曾成鋼先生,更不得了,從國美的雕塑系主任轉為北京工美的副院長。
        我們可以看看他的履歷:
        曾成鋼,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雕塑學會會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曾成鋼藝術簡歷
        1978年考入中國美術學院雕塑系(原浙江美術學院)
        1982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雕塑系
        1988年考入母校雕塑系攻讀碩士研究生
        1991年獲中國美術學院雕塑系碩士學位
        1994年7月-1995年4月意大利波羅尼亞美術學院進修
        1994年浙江省美術家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理事
        1999年浙江省第五次文代會繼任文聯委員
        2000年參加全國九屆美展,并擔任全國雕塑評委
        1996年至2001年為中國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
        獲獎作品
        1989年《鑒湖三杰》獲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金獎和劉開渠雕塑藝術基金獎并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中國·北京)
        1990年《龍舟》獲二屆全國體育美術作品展一等獎(中國·北京)
        1992年《梁山好漢提轄魯智深》獲首屆西湖美術節金獎(中國·杭州)
        1994年《遠山神話·后羿射日》獲永芳基金獎(中國·杭州)

        我們知道,有了這些行業大家的參與,新中國銅章界就變得異常精彩。
        因為如果只是一味地由造幣廠專業設計雕刻師參與創作,雖然精彩也頻頻,但還是難脫風格單調之窠臼。
        有了這些大家的參與,則“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所以我們如果進行專題收藏的話,研究這些大家的銅章作品,研究他們對于新中國銅章的貢獻,絕對是饒有趣味的。

        我們來看看由這些雕塑大家和美術院校創作的作品:

        東南紡織30周年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東南紡織30周年2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馬克思恩格斯.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馬克思恩格斯3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達芬奇490年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達芬奇490年2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鄭可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鄭可2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由雕塑大家和美術院校創作的這些章,的確耐看。令人三月不知肉味。
        香港東南紡織有限公司本不是個特別出名的企業,但現在一直被新中國幣章愛好者念念不忘,不能不說是張充仁先生的影響力。
        還有,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鄭可老先生。他是民國時期的著名雕塑家。我們知道民國21年制作了一款著名的“三鳥幣”,
        這款幣在中國錢幣史上絕對占有一席之地。這款幣正面的孫中山先生頭像就由鄭可先生庶出。
        鄭可先生和新中國幣章有緣之處還在于,若干年后他的弟子為新中國設計了麒麟貴金屬幣,也非常的精彩。

        所以我們把話說回來,專題集藏如果要做好,首先要根據自身特點(專業、愛好、精力、經歷、財力等等)設定一個專題,然后在這個專題深入下去。
        我剛才介紹的按設計師作品做專題只是一個范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借鑒。

        我們接下來談談中高級藏家的專題之路。
        對中高級藏家來說,專題集藏一定要考慮到以后很可能要公開展出,所以對藏品的數量和藏品的質量要求都非常高。
        因此選擇專題時,一定要挑選一個比較合適的范圍。題材既不能太大(如體育和軍事,體育和軍事包括的細分領域實在太多),題材太大后要想玩出高質量很困難,必須要進一步細化;也不能太小(如上海市三甲醫院、或杭州市錢幣學會),因為題材太小導致藏品數量和質量均很難成量,因此無法向上突破。
        那么什么樣的題材范圍大小相對合適呢?
        舉個例子:
        如世界500強企業、中國著名高校、中國的三甲醫院、中國航空公司和機場、電力公司和發電站、章中章和章中幣、外國章上的中國元素、異形章、造幣廠廠慶系列章......
        這些專題,相對題材或范圍合適,慢慢積累,不斷在把玩和尋覓的過程中積小成為大成,最后便容易有所收獲。

        到了中高級藏家階段,很多人對上幣和沈幣的早期銅章變得越來越關注了。請注意,我使用的是“銅章”一詞,而并沒有用“大銅章”。因為,小銅章和大銅章其機理是完全一樣的。而且,小有小的曼妙,大有大的絕倫。無論鏡面還是上色,只要出彩就是好章。

        沈幣和上幣的早期銅章收藏,絕對是中高級藏家的一個高級專題。在1996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了“中國當代大銅章”一書,由陳堅先生和姚家齊先生主編。里面基本羅列出上海造幣廠和沈陽造幣廠從79年到96年的大銅章目錄。
        但書中遺漏的有關上海造幣廠大銅章至少近30個品種,有關沈陽造幣廠的遺漏可能更多。所以有關本書的修訂將對新中國銅章界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感謝陳堅先生和姚家齊先生,感謝上海造幣廠錢幣研究會,正是因為該書和“中國現代紀念幣 附紀念章”的出版,才使我們有了很好的參考資料。雖然里面很多章的鑄造量不正確,但著實已經難能可貴。

        子曰:“溫故而知新”
        由于新中國銅章30年,一路薪火傳承。只有對新中國早期的銅章有所了解,有所理解,我們才能在銅章之路上漸行漸遠,并建立自己的系統集藏理論。
        在重點介紹新中國早期銅章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一個概念:什么是精品章? 
        有關精品章的定義,眾說紛紜,有人說好看,有人說量少,有人說題材,有人說沉淀充分,有人說官方造幣廠,有人說著名設計師,有人說早年生產......不一而足
        那么到底什么樣的章才是精品章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把銅章分成2個階段:
        千禧年前和千禧年后
        千禧年前,由于制造銅章的主流單位不多,主要是上海造幣廠、沈陽造幣廠、上海徽章廠、交大模具所等,精品章似乎應該遵從如下的定義標準:
        1、官方造幣廠和著名設計雕刻師
        2、設計震撼
        3、圈中資深藏家普遍認同
        4、在銅章界具有代表性
        5、體現收藏的深度
        6、稀少
        7、題材
        8、充分沉淀
        很難有銅章能同時滿足以上的所有條件,但我們要求精品章至少能滿足以上8項中的4項。

        而到了千禧年后,由于銅章制造企業的不斷增多,許多民間造幣廠的銅章精美程度、工藝創新和官方造幣廠相比不遑多讓,因此精品章的定義要做一些調整:
        1、設計雕刻極具視覺沖擊力
        2、題材好
        3、圈中資深藏家普遍認同
        4、在銅章界具有代表性
        5、體現收藏的深度
        6、沉淀充分
        同樣,幾乎沒有銅章可以滿足以上所有條件。但我們要求精品至少能滿足以上6項中的3項。

        以下內容引用自3.26日晚泉壇夜話欄目,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http://www.ccbczpx.com/newclub/dispbbs.asp?boardid=12&id=179280&page=1&star=1
        更多郵幣卡交易、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集幣頭條APP。
        集幣頭條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