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具有收藏屬性,加上投資屬性,因此,金銀藏品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目前,富裕起來的人們一般都想弄點收藏品來為家里“鎮宅”,或者說裝點一下家里的文化氣氛,于是收藏品市場便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又火熱了起來。
金銀藏品因其是用真金白銀為原料制造的,真金白銀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就是高貴的象征,而不是諸如青花瓷啊什么的,一般老百姓還真不識貨,于是,金銀藏品便成了首選。
而在中國目前的社會狀態下,版權的保護,或者說消費的保護還不健全的情況下,當一個產品有利可圖的時候,一上市便會有“山寨版”出現;或者甚至直接就出一個新的藏品主題。16日,本網的一條有關假金銀藏品內幕的消息,(《業內人士揭秘收藏內幕》http://www.ccbczpx.com/News/qbqbcx/8_38_53_151.html ),真的讓人感覺觸目驚心!因為它的成本,簡直就是九牛一毛;因為它質量,簡直就是“豆腐渣”;因為它的宣傳,簡直就是黑白顛倒的誤導。然而盡管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在經過不法商販的精心包裝(準確說應該是偽裝)后,“豆腐渣”儼然成了香餑餑,而且出現了近乎搶購的熱潮。
為什么呢?
首先,還是應該談到一個宣傳問題。這是個老生長談的問題了,然而,進展如何呢?“事情總是要一步一步做的”,這是很冠冕堂皇的理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最終的結果呢?等到一步一步按部就班把事情做好后,不法分子的步伐早就不知道在你前面多少了。這方面,針對現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或許是一步一步總體部署的大環境下首先采取階段性防治措施的有效做法。
而且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個人認為,宣傳的做法上也需要有所改進。第一、從內容來說,在揭露某一個假貨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注重平時的正規知識的宣傳。假貨的形式有多種多樣,出來一個揭露一個,只要假貨繼續在出,那么揭露是永遠沒有盡頭的,而只有將正規知識宣傳到位,讓廣大百姓懂得了怎么識假,增加了防范意識,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二,從經費來說,該大量砸錢的時候就應該砸。平時少宣傳,出假貨的時候來惡補宣傳,難道費用會省嗎?效果會好嗎?而且,一旦被假貨在一定程度上占領了市場后,再要改變現狀,則是非常難的,是需要付出幾倍的人力財力精力來挽回的,最后效果怎么樣還是個未知數。
從《業內人士揭秘收藏內幕》文中也可以看出,不法商販的宣傳費用是大得驚人,就算我們用“1比1”的費用來抵的話,也就只是個平手,不要說打勝了?
其次,來談一下打擊的問題。誰來打擊?怎么打擊?中國金幣總公司作為行業主管機構,有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管理有關打假的事情,但是一旦發現,也只能會同工商部門才能進行執法,要處罰不法分子還要會同公安部門才能執法,獨立執法資格的缺失,或者說得不到相關執法部門的授權,無形中就給不法分子以“擦邊球”機會而逃避了被懲處,打擊假貨的力度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俗話說“自己的孩子貼心疼”,意思是自己家的孩子才會貼心去疼愛,愛的才貼心,而金幣行業是廣大金幣人的飯碗所在,自然是“貼心疼”,打擊假貨的決心和力度才會大,但是苦于沒有相應的執法權力,當然,這關系到國家行政體制上的問題,不是我們能討論決定的,但是竊建議,可以建立類似“駐部門紀檢組長”一類的形式,設置“駐部門工商代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大直接打擊的力度,以更快更直接更深入地打擊不法行為,一抓到底,把不法分子弄的得不償失、傾家蕩產,付出應有的代價,得到應有的懲罰。
最后,再來說說打擊的效果期望值。我們期望達到的最高境界是“天下無假”,但是由于利益的驅使,不法分子追求利潤的刺激,以及版權保護以及懲處方面的不完善,制假不可能滅跡;而相應行政管理體制上的漏洞,又導致了打擊方面的相對欠缺,從而不法分子逃避懲罰也有了漏洞。要滅跡,思路上應該是需要做到很清晰的幾個方面工作,一是堵住造假源頭,二是堵住不法宣傳,三是加大打擊,四是正面宣傳以提高老百姓識假辨假。但是做起來確實有較大的困難。怎么堵住造假源頭?一件假貨出爐,設計到制版、印刷、包裝等行業,這些行業怎么規范。怎么堵住不法宣傳?類似《錢江晚報》等大報都有假金銀藏品廣告的大幅出現,又何況那些小報、小電視臺呢。
有一點,我感覺有點困惑,雖然偽造這些金銀收藏品、金銀幣等,罪責類似于偽造人民幣,但是盡管假貨經常出,也有不少被查處,但是幾乎沒有見到被判刑的,什么原因呢?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那是在醫院工作的時候,關于一次參加廣場科普宣傳的資料準備,有關性病的內容,大家認為展板上弄點一般的科普知識就可以了,而我認為應該加上性病的癥狀圖片,比如尖銳濕疣、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分別是什么樣的,讓參觀者直接看到得病后會出現什么樣的狀況以及危害,那應該是很有震撼力的,也是最具有說服力和威懾力的。最后,意見被采納。展覽現場,我特別注意了一下觀眾的反應,很清楚地能感受到對觀眾已經產生了很強烈的震撼。什么“潔身自好”等等口號式的文字遠遠沒有實物圖片的效果來得強烈。其實,在那樣的科普宣傳中,很多的文字,短短2個多小時的時間里,大家根本沒有時間去仔細閱讀,而圖片,一下子就把觀眾的眼球吸引住了。
同樣,對于金銀藏品方面的造假,最具有威懾力的應該不是某地方某商販被抓了,而應該是被抓了之后判處了幾年,畢竟蹲大牢的滋味總是不好的。
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問題。
收藏內幕很深,內幕揭秘后怎么辦?多方應該有更多的思考!
(單明銘 “閑話金銀幣 ”系列文章于 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