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3日,某銀行營業(yè)網點工作人員打來電話,說在收款過程中發(fā)現一張假幣,經過鑒別是一張變造幣。持有人稱這些錢是剛從其他銀行取出的。工作人員按規(guī)定收繳了這張假幣。為一探究竟,筆者深入到該網點調看了這張變造幣。
圖片轉自網絡
一、變造幣的制作手法剖析
本次發(fā)現的變造幣,使用的是正背面粘貼制作手法,此法早期變造幣使用較多,正背面能看見粘貼的痕跡,使用的是一種高透明塑料不干膠,如果不仔細觀察很難發(fā)現。本次發(fā)現的變造幣與以往不同的是:兩次粘貼。第一次粘貼的位置在鈔票正面四分之一處(水印空白處與膠印底紋銜接處),第二次粘貼的位置在鈔票正面左下角,呈三角形切割,(底邊長約25mm,高約50mm)。鈔票右側四分之三面積和左下角三角形面積為真幣,中間為假幣。
二、二次粘貼變造幣的危害
本次發(fā)現的變造幣,有較強的欺騙性,這種造假手法制作的變造幣,兼顧騙人和機具。當您只觀察光變油墨面額數字防偽措施時,它是真幣;當您使用機具清點時,機讀標識真實存在。這樣的變造幣極易造成假幣流入流出銀行事件的發(fā)生。這張變造幣在多臺點鈔機都會出現機具不報警現象,冠字號碼查詢系統(tǒng)現實為正常幣。他的危害:一是損害公眾利益;二是容易混入或流出銀行,給銀行的聲譽帶來損害;三是損害人民幣的形象和信譽。
圖片轉自網絡
三、如何防范變造幣
(一)各銀行業(yè)金融機構應經常升級點驗鈔機具的識別能力和反映的靈敏度,使變造幣無處藏身。
(二)銀行業(yè)金融機構臨柜人員在辦理現金收付業(yè)務時,一定要堅持手工清點與機具清點相結合方式辦理現金收付業(yè)務。
(三)鑒別鈔票真?zhèn)螘r切忌一錘定音,僅憑一兩個防偽點就確定真假。
作者:孫忠道
集幣在線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