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方 來源:金幣資訊/中國集幣在線
材質:金銀幣的載體是不可再生的金、鉑、銀等,是世界范圍內的硬通貨,世界貨幣。而郵票是可以回收再造的紙張。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投資風險:任何投資市場要講效益,但也要講風險。股市的股票能從幾十元、十幾元跌到幾元;郵票能從面值到跌破3折、2折。而金銀幣本身做為貴金屬,從它的材質到復雜和成本高昂的生產工藝程序,注定它的自身價值在任何時候都是有一定投資保障的。投資市場流行這樣一句話:賺錢是硬道理。但個人認為不賠錢或少賠錢更是硬道理,有了這個基礎才能談得上賺錢或翻身。神州五號高點4000拿的,跳樓了還有3000塊!同樣是郵票,猴大版100多拿的,現在又多少錢呢?50元也難變現!至于一些不正規的奧運片之類的郵品更可以說是投資陷井!
沉淀與消化:不客氣的說,現在很多老郵民已經停止了新品的收集,心誠一點的買本年冊,時不時還要被套。面對如此大的發行量和流通盤,投資的大版、小版拿在手中是什么感覺呢,恐怕睡個好覺都有困難。有人會說了,郵票可以郵寄消化,但現在社會在向電子化通訊發展,用郵票寄信的人一天天在減少,發MAIL、打電話已經被普及。金銀幣隨然也存在消化上、沉淀的問題,但必定發行量相對有限,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內的龐大中產階級群體的形成,收藏投資群體的增加,這方面問題明顯要好于郵票。這一點從發達國家金銀幣的發展來看已經得到驗證。
歷史包袱:郵市的套牢者之多要用百萬來計算,套牢資金可能要用億為單位計算,要讓幾十億上百億的郵票回到面值,保證國家名片的信譽。讓眾多集郵者手中的套牢品解套,郵市的反轉和重新崛起,合談容易,又豈是一朝一夕之事。反觀金銀幣由于起步較晚,市值相對較小,本身材質具有較高價值。相比這方面又好的多。但金銀幣新品發行需要吸取郵票的經驗和教訓,避免類似于郵票打折,跌破發行指導價、打擊收藏愛好者信心的現象發生。
總結:如果失去以群眾收藏為基礎的郵票與金銀幣投資,都是沒有任何投資保障和前途可言的,更合況是投機。投資市場賺大錢的必定是少數,對于大多數普通收藏投資者來說,穩定增值和資金安全更具有普遍的廣泛的意義。宣傳一種文化,在這種文化上建立穩定和廣泛的收藏愛好者群體,才能談得上投資、增值。如果一味的只宣傳暴利暴富機會,是不現實的,也是害人害已的,對市場來說無異于殺雞取卵,雪上加霜。
目前的金銀幣市場的確有點悶,好在金銀幣的管理層正在采取積極的措施和政策來調控市場,從近期新品發行政策的變化來看,市場整體還是向好的方面轉化,市場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而任何事物都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從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里,更多看到的還是希望。看到希望了,離陽光普照的日子還會遙遠嗎?2300元的蟠桃、3600元的悟空拜師、1200元的旗幟交接章、2980元的神州五號、14000元的貴妃,可以說目前的金銀幣市場到處都是機會,這樣的投資機會,相信不會沒有資金看中,只要擁有一點耐心和信心,這些收藏投資機會屬于每一個喜愛收藏和投資金銀幣的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