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節日來臨之際,商家總會借機大肆宣傳一把,把提前準備好的商品或者庫存積壓的商品來一個“優惠大清倉”。可以說,現在的商炒作是“有節過節,沒節造節”,因此諸如圣誕節、母親節、父親節、光棍節等等西方節日也大量引進用作商業炒作。
端午節又快到了,與清明、中秋等傳統節日一起,端午節也成為了我國的法定節假日之一,那么在這樣一個上升到國家法定節假日的節日之際,而且中國金銀幣歷史上又于2002年發行了一枚1盎司的端午節精制銀幣,那么,端午節對應“端午銀幣”,是否也應該被再次炒作一下呢?
然而,根據市場一線的情況反饋來看,今年端午節這個行情將不會出現了,目前價格還只是維持在450元線上下,而沒有達到或者超過前幾年的580元左右的形勢。
應該說,現在全國的行情都不是很好,這也難免影響到個體,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諸如科技發明等精品金銀幣依然價格堅挺,而且甚至還在上漲。或許,端午節的行情再也不會來了,這個節日對于端午節的行情也就不存在炒作的余地了?
其實,也不光是端午節,其他金銀幣,甚至是其他行業,從業者千萬別把心思過多地放在“利用節日炒作一把,賺一把就完,只要我出手了就不管別人”上,這是很要不得的,對于整個金銀幣市場的健康發展是不利的。
利用相應的節假日進行適當地運作,不是炒作,而應把心思多花在平時對市場健康發展的建設上,才有利于整個市場的健康。其實,反過來想想,你也應該為市場的健康發展多思考一下,對自己對市場大環境都是比較有利的。有兩句話需要好好體會“敬我一尺,還你一丈”,“作踐自然必然受到自然的懲罰”,你為金銀幣市場作出了貢獻,整個市場健康了,那你身處其中,自然也就有個生存之地方;而如果是竭澤而漁的話,那么市場沒有了,自身也就遭受了市場的懲罰,“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端午節習俗之一是喝雄黃酒,佩祛毒香囊,均是辟邪驅毒之意。但愿金銀幣行業也在端午之際辟邪驅毒,今后更好地健康發展!
(單明銘 “閑話金銀幣 ”系列文章于 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