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4日,《集幣在線》微信公眾號,以《當心撞上“陰陽”假幣,過驗鈔機滴滴作響》為題,介紹一起加油站女工誤收百元變造幣的信息。
從文章介紹的內容及多年的工作經驗判斷,這張變造幣是采用榫口插接方式制作的,這種變造幣拼接手段與以往不同的是,他沒有使用常見的補丁法(用不干膠紙粘貼的方式),而是使用了難度較高的榫口法(就是將假幣與真幣接頭處正背面分別揭層,然后進行拼接的方式。如圖所示)。此種變造幣的特點是票面光滑如初,用手觸摸,摸不到粘貼的感覺,制作手段相當隱蔽,看不見任何粘貼的痕跡,有較強的欺騙性。這種變造幣插接的位置不固定,通常正面左側水印處為假幣,長度約49mm,占整個票面近三分之一。這種變造幣雖然使用較隱蔽的拼湊手段,欺騙性增強,無論對接位置在何處,但稍加留意,仍會發現許多紕漏,下面是所發現榫口插接式變造幣的幾個特征:
一、對接部位圖案對接不準。持幣觀察時,會發現變造幣背面漢語拼音行名中“ZHONGGUO”H和“RENMINYINHANG”不再一條直線上,其中的字母“R”缺了一豎。
二、對接部位圖案有缺失。持幣觀察時,會發現變造幣正面中間偏左面額數字“100”中,數字“1”與“0”之間,由真幣的相切變為相交,“0”字的左側邊部有缺損。正面團花中大寫面額數字“壹佰元”中的“壹”字上方突出的豎,用放大鏡觀察左側的邊沒有了。背面中間偏右下方的行長印左側的邊框沒有了。
三、對接部位仍然會留有加工痕跡。手持變造幣迎光透視時,可見靠近安全線與水印部位之間多出一條類似安全線一樣的線條,像似用筆畫過的痕跡。由于是兩張紙粘貼而成的,不是一次成型,所以會出現此種現象。
從此次收繳的假幣看,假幣犯罪分子為了達到蒙混過關的目的,也在不斷的改變造假手段,高技術含量造假手段的使用頻率越來越多,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面對變造幣公眾也不必恐慌,筆者給大家兩點建議,可以防范誤收變造幣。
一、公眾應經常學習人民銀行發布的人民幣公眾防偽措施,熟練掌握水印、安全線、凹版印刷、光變油墨、光彩光變油墨防偽措施,并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就可識別假幣。
二、識別貨幣真偽一定要多種防偽措施并用。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都會與人民幣打交道,識別貨幣真偽時切忌“一錘定音”,只使用一種方式,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人們這一心里進行造假的。識別貨幣真偽一定要多種防偽措施并用,才可達到識假、防假的目的。如上述變造幣,如果僅使用凹印防偽技術,您就會上當受騙,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而通過觀察光變油墨面額數字、水印等防偽技術,就可識別這是一張假幣。
三、人民銀行及銀行金融機構應加大人民幣常識、反假貨幣常識以及相關法律常識的宣傳力度。通過宣傳提高人們的反假、防假、識假意識,正確看待銀行業金融機構收繳假幣的行為,積極配合銀行業金融機構做好假幣收繳工作,避免因收繳假幣引起的糾紛。
同時,也忠告大家,當你發現假幣時,切記再次使用,應及時上交銀行業金融機構或公安機關。持有假幣、明知是假幣還將繼續使用,都是違法行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作者: 孫忠道 孫源 冷顯丹
集幣在線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