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中國書法藝術(楷書)金銀幣,今年停發。很多人要再等上一年了。
2018年,書法藝術系列正式開啟,中國書法藝術(篆書)金銀幣也成為當年最令人驚艷的金銀幣作品。書法藝術系列紀念幣,也必定是中國金銀幣發行史上非常奪目的存在。
2018年篆書金銀幣
01
中國書法,行走數千年,書法藝術的魅力,簡要概括之,即是“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是一種非常具有可塑性的藝術。從篆書、隸書,演進到楷書、行書、草書,一支筆,一張紙,只借助簡簡單單的黑白兩色,卻在點畫、結構、線條、章法、力度、速度、氣度以及枯濕、濃淡、動靜之間顯示出千姿百態的審美獨創、氣吞山河的藝術境界。
書法演變
而2018年前,中國紀念幣的舞臺上,“書法藝術”也從未缺席。
02
距今已有三千年歷史的甲骨文,1997年的黃河文化金銀紀念幣(第2組)之“漢字書法”27g銀幣的圖案上,就出現了殷墟甲骨文“馬”。不僅如此,這枚銀幣選取的是黃河流域具有代表性的書法形式,包括裴李崗文化賈湖遺址的骨文,半坡遺址和凌陽河發現的陶文,還有殷墟甲骨文和金文等等,這些遠古象形符號文字共同書寫一個“馬”字,以及古人伏案揮毫書寫的場景。
03
古樸明凈的秦篆,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是1984年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第1組)中的“秦始皇”1/3盎司金幣。
秦篆體
04
介于小篆與隸楷之間的過渡書體“方篆”,1997年的中國近代國畫大師——齊白石系列金銀幣中的“延年益壽圖”一公斤金銀紀念幣上就出現了方篆。
05
而金銀幣上的隸書,早期比較經典的就是古代科技發明發現系列金銀幣。其中獲得1992年度世界“最佳銀幣”獎的1992年航海造船20克銀幣,幣面上表現的是舊時漁民造早期簡單木船的場景和漢代造船業的代表船只,用形象語言講述了中國古代航海造船事業曾經對世界文明作出的偉大貢獻。
06
將書法藝術運用于錢幣的早期經典作品還有1988年的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第5組)。這套銀幣分別在岳飛、蘇軾、李清照人物肖像的背景上,配上人物的經典詩句名篇。之所以經典,因為該套銀幣上的行草出自于中國當代書法篆刻大家韓天衡。
07
比較經典的還有1991年世界文化名人金銀紀念幣(第2組)中的“炎帝”1/3盎司金幣。
魏碑楷書
08
小篆之秀、隸書之樸、行草之逸、楷書之端,在2018年前的中國金銀幣上,書法藝術雖不是主角,但設計者們仍將主題內容之意和書法藝術之象有機結合了起來,用活了各種書體,展示了書法藝術的造型美和詩意美。
18年篆書
19年隸書
在這個系列項目中,既有歷史的厚重,也符合現代的審美,對書法藝術的傳承和傳播更有獨特而重要的意義。第一,書法金銀幣是對書法藝術的一次大梳理、大展覽。每一枚書法金銀幣圖案上,書法墨象世界以一種有情致、有韻味的方式呈現在方寸之間。各種書體的淵源、歷史背景、用途載體以及代表作(人物),讓大眾更立體更直觀地了解書法藝術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中國書法藝術(楷書),明年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