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集幣在線公眾號頭條推送引起了網友熱議,從投票情況看,積極與悲觀各占一半,小集默默覺得,金總的八大舉措有戲。今天,小集為大家整理了對八大舉措最具人氣的點評,看看是不是說到點子上了?
八大舉措:
1、發行總量下降10%左右。
2、降低升水,提振市場信心。
3、總行降低對總公司的利潤考核指標大幅下降,將考核利潤指標向質量考核指標轉型。
4、由中金國衡牽頭組建行業售后服務部門。
5、明確特許經銷商與銀行之間的平衡,加強市場管理。
6、熊貓金幣在上海黃金交易所掛牌上市,增加流動性。
7、樣幣評審將邀請市場人士參加,樣幣圖稿提前公布。
8、發揮新媒體作用,大力投入新媒體宣傳。
人氣點評:
第一條:減少發行量對于目前疲軟的金銀幣市場是必行之措。金銀幣歸根結底是貴金屬收藏品,應遵循物以稀為貴,量大泛濫導致消化不良,就容易給市場造成傷害,形成負面效應。
第二條和第三條其實可以合并在一起,由于總行降低對金總的利潤考核指標,因此金總讓利給經銷商和收藏者。前兩條減量降價如果落實到位,這是實打實的利好,將給金銀幣行情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四條:立意不夠明確,目前金銀幣收藏、投資、經營者最需要的售后服務就是,收藏品出現白點、鏡面工藝傷的問題,如果新品發行半年內出現類似質量問題,售后服務能夠以回收、更換的形式解決,那就是對金銀幣參與者們的最大福音。
第五條:過于籠統,在銀行介入的這幾年中這一問題一直存在,并銀行和特許、市場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原先是銀行作為特許和市場的下線,幫助市場消化金銀幣,而當下是銀行不再需要市場提供金銀幣,不但不需要反而銀行貨源回流市場,給市場造成價格沖擊。由于金銀幣的價格透明,加上市場不景氣,二級市場金銀幣這兩年并沒有什么升水可言。因此,搞衍生品強制性的銷售成為銀行渠道的首推項目,而金銀幣的宣傳、推廣早就忘得一干二凈。而被強制推銷購買的銀行渠道暴利衍生品,對行業整體的形象又是打擊,及時整改銀行渠道金銀幣推廣銷售工作是當務之急。
第六條:新的事物應該嘗試,就像文交所一樣,雖然目前遇到種種問題,但至少是一種創新模式,多一條腿走路。
第七、八條:老生常談,真正落實到實處才是硬道理。近期四版幣火爆跟央視及各大媒體的宣傳是分不開的,在上海地鐵上你都能看到播報四版幣的新聞。
集幣在線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