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版人民幣的負面新聞自發行以來還是不少,比如2015年11月24日,新華網、中金網、環球網,原引《華西都市報》11月23日消息,稱“男子取到疑似錯版‘土豪金’百元大鈔”該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熱議。
報道稱“11月23日上午,內江市資中縣小伙卿恩深剛發了工資,辛苦了一個月的他拿著銀行卡來到資中縣一家農村信用社,取出了2500元錢,其中包括3張新發行的人民幣。然而,當他拿著剛取出的新版人民幣和朋友研究時,卻發現有一張人民幣和其余的有些差別:這張人民幣上的防偽金線與其他的無法對齊(見圖)。據中國銀行的柜臺工作人員吳珍介紹,目前資中縣各大銀行拿到的新版人民幣還不多,像卿恩深這樣的取到疑似錯版人民幣的情況極少。“‘我們也聽說別的同事有遇到過,極少數人民幣才會出現這種細微的差別,不過肯定是真的人民幣,不會影響使用,如果要更換的話,銀行是可以給予更換的。’吳珍說”。
該新聞的錯誤在于編者對什么是“錯版幣”缺乏正確的認識。
所謂錯版是指鈔票或郵票在設計、制版過程中造成的非正常圖案。而不是在印刷過程中造成的非固定、非正常圖案或因素,致使票面發生改觀的情況。如:中國郵政1998年發行的《中國人民警察》T4(6-2)快速出擊郵票,制版過程中將警察的手制成了六指,這是錯版。
而本消息出現的兩張鈔票安全線錯位現象,應屬印刷過程紙張或印版錯位造成的,與錯版一點關系都沒有。媒體以“男子取到疑似錯版‘土豪金’百元大鈔”為題,明顯有借新版人民幣錯版吸引公眾視線的嫌疑。這種信息的出現只能引起公眾對信息發布者的關注,而對新版人民幣的發行造成傷害。鑒于此,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應密切關注一切關于新版人民幣信息的報道,及時作出反應,以防負面影響的快速傳播。
二、人民銀行及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加大新版人民幣的宣傳力度。抑制公眾拒收新版人民幣信息的傳播。
三、人民銀行及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協助企事業單位、商業零售網點盡快完成點鈔機具升級工作,避免因機具無法識別新版人民幣,引發顧客與商家糾紛事件的發生。
作者:孫忠道
集幣在線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