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吉祥文化大火
疫情的陰霾退去
我們的內心依舊火熱
因為信仰,因為團結,因為文化里的堅韌
即將發行的這枚紀念幣
將講述一個古老的故事
01.它的題材:歷史文化,是我們民族的魂
“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遺產精心守護好,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
——習近平
對于一個民族來說,歷史是根,文化是魂。中國的世界遺產躍居世界首位,不僅代表著中國文化正在顯示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也是“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背景之下,中國“走出去”的最強大軟實力。
▲古絲綢之路
▲今“一帶一路”
世界遺產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文化資源,我們要進行活態的保護,而不是博物館式的陳列。所以通過發行世界遺產系列紀念幣項目,將現代錢幣文化與這個民族之根相結合,方寸之間深入挖掘世界遺產的內涵,借助收藏這一形式活態地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
比如從07年開始的,全新設計的博覽會銀幣就是對中西文化最好的表述。
▲07年錢博會銀幣背面,我國春秋中期的“甘丹”布幣和古希臘雅典貓頭鷹幣
▲19年錢博會銀幣,背面是中國珍稀動物朱鹮銀幣與澳大利亞考拉銀幣圖案
從2003年開始,中國金銀幣舞臺上也出現了一個名為世界遺產的大系列,這個系列選取了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在方寸之間,借助金銀幣的物質化記載與流通,傳輸中國的歷史與文化。
良渚古城遺址,是揭示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
▲良渚嵌玉漆杯
▲良渚玉龜
▲良渚黑陶鼎
▲良渚斜邊玉璧
02.它的發行:從小試牛刀到野蠻成長,再到精品回歸,是發行變化最多的題材項目
從2003年至今,縱觀世界遺產系列的發行,整體呈現出發行年份并不連貫、題材規格變動頻繁、設計風格因內容而變等主要特點,因此,每一組發行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也可見發行方對該題材的高度重視。
初期的小試牛刀
2003年的“世界遺產——武陵源”金銀幣,1/2盎司金幣+1盎司銀幣(2枚)。
2010年的“世界遺產——武當山古建筑群”金銀幣,1/4盎司金幣+1盎司銀幣,都是非常典型的精品小盤配置。
▲武陵源、武當山,超級小盤
中期的野蠻生長
2011年的世界遺產——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金銀幣就出現了擴容增量,除了1/4盎司金幣+1盎司銀幣,增加了1公斤金銀幣和5盎司金幣等大規格;
2013年的世界遺產——黃山金銀幣和2014年的世界遺產——的杭州西湖文化景觀金銀幣更是兩個超級大項,同樣是3金+5銀的大盤配置,區別是銀幣套裝(4枚)的規格分別是1盎司和1/2盎司;

2016年的世界遺產——大足石刻金銀幣,兼容世界遺產和石窟藝術兩個題材內容。這個題材作品的發行,一方面繼續做大做精世界遺產系列,另一方面,它填補了金銀幣發行里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題材的空白,2金+2銀的配置也比較合理適中;
2017年的世界遺產—三孔金銀幣也是大盤,2金+3銀,這個項目發行前也頗受期待,因為它既是世界遺產題材,又有孔子概念,和中國文化輸出實體的“孔子學院”有關聯。
▲中期發行的品類眾多,小集都眼花了
2019年重回精品策略
2019年的世界遺產——平遙古城金銀幣重新回歸世界遺產系列的精品小盤發行策略,2金+1銀更側重于中高端的收藏投資需求。
2020年即將發行的世界遺產——良渚古城遺址,規格和發行量上都出現了很大變化。8克金幣和30克銀幣繼續保留,刪除了發行量600枚的150克金幣,增加了發行量3000枚的500克銀幣(這個規格在世界遺產系列中也是首次發行)。兩金+一銀的規格配置,改變為兩銀+一金的配置,更側重中低端的大眾文化收藏需求。
▲絕對的精品策略
從發行上來看,世界遺產系列一直在變化,規格、發行量幾乎每一組都會有些變化,發行初期的小盤精品文化幣,隨著金銀幣市場的行情走熱,出現了量化寬松,近年來市場遇冷又及時進行縮減。
文化幣的口碑,與發行量和設計水準都有直接關聯,重回精品小盤,順應群眾實際需求,才能給這個系列帶來延續不斷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