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著名青年設計師徐云飛設計、雕刻的“不變的風景”系列大銅章即將震撼面市,該系列大銅章一共6組,包括了《云間》、《傳說》、《毀滅》、《征服》、《追逐》和《沉淪》。整個系列尖銳呈現(xiàn)人類生存的現(xiàn)狀,從和諧到破壞,從閑適到瘋狂,匯成一卷極富思想挑戰(zhàn)的歷史畫卷。
從所周知,徐云飛老師的作品具有極強的時代感與藝術、人文氣息,而“不變的風景”系列更被徐老師譽為“從業(yè)以來最滿意的作品”,該系列不僅完美展現(xiàn)了大銅章的藝術性,更在2012年成功入選中國大同國際壁畫雙年展,可謂是大銅章真正步入藝術界的一個標志。
為了更好地使集藏愛好者了解該系列大銅章的設計歷程,中國集幣在線特邀徐云飛老師作客泉壇夜話,于本周五(4月19日)晚8點,講一講這套大銅章的設計理念,以及他在設計過程中的一些趣聞軼事。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點擊:http://bbs.jibi.net/dispbbs.asp?boardid=12&ID=249037&replyID=249037
從所周知,徐云飛老師的作品具有極強的時代感與藝術、人文氣息,而“不變的風景”系列更被徐老師譽為“從業(yè)以來最滿意的作品”,該系列不僅完美展現(xiàn)了大銅章的藝術性,更在2012年成功入選中國大同國際壁畫雙年展,可謂是大銅章真正步入藝術界的一個標志。
為了更好地使集藏愛好者了解該系列大銅章的設計歷程,中國集幣在線特邀徐云飛老師作客泉壇夜話,于本周五(4月19日)晚8點,講一講這套大銅章的設計理念,以及他在設計過程中的一些趣聞軼事。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點擊:http://bbs.jibi.net/dispbbs.asp?boardid=12&ID=249037&replyID=249037
******************************************************************
徐云飛:大家周末好,很高興能夠來此和大家交流。
******************************************************************
鉆石女人:不知這六組章要多久才發(fā)行完?作者設計這系列章耗時多久呢?不知做這樣一個系列大銅章的初衷是什么呢?
徐云飛:“當一件作品完成以后,在視覺上滿足觀眾的需求,之后還能夠和觀者進行精神層面的互動,并能夠喚醒體內(nèi)一些值得喚醒的東西,催發(fā)你去參與和思考,那這件作品便有了價值;如果再有新的迥然不同的思維方式,喚醒一個人身體里的另一個生命,我覺得就很滿足。大概這就是“藝術”的作品”。這大概是我創(chuàng)作《不變的風景》的初衷。
******************************************************************
徐云飛:表達一種什么樣的情感? 這個問題很復雜,就和我們的情感一樣復雜和多變,呵呵。《不變的風景》大概是我對現(xiàn)代文明綜合癥的一種焦慮,也是我對傳統(tǒng)“田園式”生活的向往。
******************************************************************
徐云飛:《云間》的感受: 作品里小橋流水,人花共笑,人蟲共眠,人畜共處,天人和諧,或許就是我描述的理想狀態(tài)。但都市化的我們?nèi)菀淄涍@些基本的體驗,或者我們太忙了。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從“綠色的家園”走來,或則一年前,或者10年前,也或百年前……總之綠色的家園是我們的起點,我們都從這里啟航,然后最終又融入都市的汪洋,在都市中游淌,不經(jīng)意間迷失了方向….... =當回眸的時候,發(fā)現(xiàn)早已逃離了最初,遠離了本色,比如質(zhì)樸、寬容、默想、獨處、從容、達觀、感喟……然后開始假想過去,尋找活著的證據(jù)。 ...... 這便是我的《云間》,如果觀看者能夠體驗到自己的《云間》,我想這件作品就更加有意義。
******************************************************************
徐云飛:整部作品耗時多少我也很難記得,因為都是工作之余完成,整塊的時間很少,所以周期也就很長。但整個創(chuàng)作計劃大概是2005年后開始構思,直到2011年全部完成,前后也有6年時間。從草圖到設計稿再到創(chuàng)作稿,期間還畫了一組較大的油畫,整個“工程量”很大,反復很多。
******************************************************************
天涯歌女:不知道設計師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有沒有想到要放棄呢?支撐你在困難面前繼續(xù)創(chuàng)作下去的動力是什么啊?
徐云飛:創(chuàng)作這套作品還真沒有想到過放棄,因為沒有理由放棄。 我工作的原則是想明白了就一定會做完,在想的時候會有反復,但一般確定要做作品了,一般不會放棄,只是創(chuàng)作的時間長一點或者短一點。過程很艱辛,比起一些商業(yè)設計,要費力而不討好,甚至作品出來后有人不理解或者不喜歡,但我至今沒有后悔過,依然覺得很滿足。我的情感是真誠的投入了,作品態(tài)度也是很明確的,我喜歡種感受。
******************************************************************
徐云飛:《不變的風景》用一個固定的結構講述一個“變化”的世界,還有“不變”的欲望。
******************************************************************
徐云飛:背面是極少或者極簡主義的風格,突出詩意和哲理。用最純粹的感受概括正面的體會。比如正面的《云間》的愜意感受,背面用一個人的肢體語言和舒適的空間環(huán)境來傳達。兩個面之間有了聯(lián)系和差異。
******************************************************************
徐云飛:《傳說》作品的緣起:媒體高度發(fā)達的今天,我們其實是生活在“傳說”中的,通過喇叭、電視、網(wǎng)絡......一條假的新聞,我們可以當作真的,一條真的,我們可以認為是假的。這是一個信息斑斕的時代,相信媒體還是相信自己,我們無從選擇。
******************************************************************
徐云飛:不變的欲望推動著時代前進的車輪,但不加以節(jié)制,也是毀滅的開始......
******************************************************************
徐云飛:下面是以前寫過的關于《傳說》感受,更多的是對畫面的體會,和大家再次交流。 “傳說 有一只兇殘的老虎闖進了農(nóng)家的院子并傷了一頭牛,于是所有的喇叭都在傳播這個同樣的故事,你都信了。 傳說把一頂高帽給老虎戴上,讓它跪倒在世人的面前,并接受我們的批斗,可以為它的同類所犯下的錯誤——贖罪。出于對傷牛的同情,你都信了。 傳說有人看到了那場關于老虎的批斗盛會,許多善于傳播故事的人見證了這次批斗,看著那些影像,證明人們可以斗虎,眼見為實,你都信了。 一群符號般的人還在不停的忙碌著傳播,編造著故事,不遠處無數(shù)個喇叭里不時傳來新編的故事,還夾雜著嘲諷、挖苦、挑逗……還有老虎孱弱的哀嚎聲。 該相信什么?是喇叭、相機、攝影機?還是去看看那只老虎? 告訴你吧!我不相信! 樹還是那棵樹,河還是那條河,樹冠上總有那么一個人,拿著望遠鏡望遠方……。”
******************************************************************
徐云飛:在“不變的風景”系列大銅章中,徐老師您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為什么? 答:什么手法不太好界定,但《不變的風景》用了較多的象征主義的手法,符號一般的人、掙扎的人、麻木的人、兇猛的老虎、呆板的老虎;抖動的樹,哭泣的樹......整體風格是后現(xiàn)代的,注重個人體驗和判讀
******************************************************************
徐云飛:問:作品中一直存在那個樹,那條河以及樹上眺望遠方的那個人! 答:“樹、河是各種事件和變遷的見證者,代表著永恒。房屋是“傳統(tǒng)”文明的象征,推土機和各種現(xiàn)代設備是“力量”的象征。符號一般的人是沒有個性和態(tài)度的,符號的象征,點綴世界。眺望遠方,是生存在當下,期待未來的生命。。。。。。講述:現(xiàn)實和理想 ;文明于野蠻 ; 愚昧與智慧 。。。。。之間的沖突和決裂”
******************************************************************
Destiny:徐老師為什么章中的人物都是那個樣子的,不像人,卻又實實在在是人?在人這個形象的表現(xiàn)中,您賦予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徐云飛:我這套作品里的人是符號化了的,就像我們站在高處看都市里的人群,沒有性別,沒有身份。只是符號只是人。很單純的,也是分明,我喜歡這種人,也擅用這種表現(xiàn)形式。這里的人貪婪就是貪婪,愚昧就是愚昧,溫暖也一定溫暖.....比起現(xiàn)實中許多裝模作樣的人,要可愛的多。
******************************************************************
徐云飛:《不變的風景》總算面世,我其實有點緊張。現(xiàn)在唯一能做的是等待著大家的接納和喜歡。同時請允許我感謝一下集幣在線,給了我機會在這和大家交流,也感謝今晚在線的各位朋友的到場,我能做的就是繼續(xù)做更好的作品回饋給大家。
******************************************************************
鉆石女人:不知這六組章要多久才發(fā)行完?作者設計這系列章耗時多久呢?不知做這樣一個系列大銅章的初衷是什么呢?
徐云飛:“當一件作品完成以后,在視覺上滿足觀眾的需求,之后還能夠和觀者進行精神層面的互動,并能夠喚醒體內(nèi)一些值得喚醒的東西,催發(fā)你去參與和思考,那這件作品便有了價值;如果再有新的迥然不同的思維方式,喚醒一個人身體里的另一個生命,我覺得就很滿足。大概這就是“藝術”的作品”。這大概是我創(chuàng)作《不變的風景》的初衷。
******************************************************************
徐云飛:表達一種什么樣的情感? 這個問題很復雜,就和我們的情感一樣復雜和多變,呵呵。《不變的風景》大概是我對現(xiàn)代文明綜合癥的一種焦慮,也是我對傳統(tǒng)“田園式”生活的向往。
******************************************************************
徐云飛:《云間》的感受: 作品里小橋流水,人花共笑,人蟲共眠,人畜共處,天人和諧,或許就是我描述的理想狀態(tài)。但都市化的我們?nèi)菀淄涍@些基本的體驗,或者我們太忙了。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從“綠色的家園”走來,或則一年前,或者10年前,也或百年前……總之綠色的家園是我們的起點,我們都從這里啟航,然后最終又融入都市的汪洋,在都市中游淌,不經(jīng)意間迷失了方向….... =當回眸的時候,發(fā)現(xiàn)早已逃離了最初,遠離了本色,比如質(zhì)樸、寬容、默想、獨處、從容、達觀、感喟……然后開始假想過去,尋找活著的證據(jù)。 ...... 這便是我的《云間》,如果觀看者能夠體驗到自己的《云間》,我想這件作品就更加有意義。
******************************************************************
徐云飛:整部作品耗時多少我也很難記得,因為都是工作之余完成,整塊的時間很少,所以周期也就很長。但整個創(chuàng)作計劃大概是2005年后開始構思,直到2011年全部完成,前后也有6年時間。從草圖到設計稿再到創(chuàng)作稿,期間還畫了一組較大的油畫,整個“工程量”很大,反復很多。
******************************************************************
天涯歌女:不知道設計師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有沒有想到要放棄呢?支撐你在困難面前繼續(xù)創(chuàng)作下去的動力是什么啊?
徐云飛:創(chuàng)作這套作品還真沒有想到過放棄,因為沒有理由放棄。 我工作的原則是想明白了就一定會做完,在想的時候會有反復,但一般確定要做作品了,一般不會放棄,只是創(chuàng)作的時間長一點或者短一點。過程很艱辛,比起一些商業(yè)設計,要費力而不討好,甚至作品出來后有人不理解或者不喜歡,但我至今沒有后悔過,依然覺得很滿足。我的情感是真誠的投入了,作品態(tài)度也是很明確的,我喜歡種感受。
******************************************************************
徐云飛:《不變的風景》用一個固定的結構講述一個“變化”的世界,還有“不變”的欲望。
******************************************************************
徐云飛:背面是極少或者極簡主義的風格,突出詩意和哲理。用最純粹的感受概括正面的體會。比如正面的《云間》的愜意感受,背面用一個人的肢體語言和舒適的空間環(huán)境來傳達。兩個面之間有了聯(lián)系和差異。
******************************************************************
徐云飛:《傳說》作品的緣起:媒體高度發(fā)達的今天,我們其實是生活在“傳說”中的,通過喇叭、電視、網(wǎng)絡......一條假的新聞,我們可以當作真的,一條真的,我們可以認為是假的。這是一個信息斑斕的時代,相信媒體還是相信自己,我們無從選擇。
******************************************************************
徐云飛:不變的欲望推動著時代前進的車輪,但不加以節(jié)制,也是毀滅的開始......
******************************************************************
徐云飛:下面是以前寫過的關于《傳說》感受,更多的是對畫面的體會,和大家再次交流。 “傳說 有一只兇殘的老虎闖進了農(nóng)家的院子并傷了一頭牛,于是所有的喇叭都在傳播這個同樣的故事,你都信了。 傳說把一頂高帽給老虎戴上,讓它跪倒在世人的面前,并接受我們的批斗,可以為它的同類所犯下的錯誤——贖罪。出于對傷牛的同情,你都信了。 傳說有人看到了那場關于老虎的批斗盛會,許多善于傳播故事的人見證了這次批斗,看著那些影像,證明人們可以斗虎,眼見為實,你都信了。 一群符號般的人還在不停的忙碌著傳播,編造著故事,不遠處無數(shù)個喇叭里不時傳來新編的故事,還夾雜著嘲諷、挖苦、挑逗……還有老虎孱弱的哀嚎聲。 該相信什么?是喇叭、相機、攝影機?還是去看看那只老虎? 告訴你吧!我不相信! 樹還是那棵樹,河還是那條河,樹冠上總有那么一個人,拿著望遠鏡望遠方……。”
******************************************************************
徐云飛:在“不變的風景”系列大銅章中,徐老師您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為什么? 答:什么手法不太好界定,但《不變的風景》用了較多的象征主義的手法,符號一般的人、掙扎的人、麻木的人、兇猛的老虎、呆板的老虎;抖動的樹,哭泣的樹......整體風格是后現(xiàn)代的,注重個人體驗和判讀
******************************************************************
徐云飛:問:作品中一直存在那個樹,那條河以及樹上眺望遠方的那個人! 答:“樹、河是各種事件和變遷的見證者,代表著永恒。房屋是“傳統(tǒng)”文明的象征,推土機和各種現(xiàn)代設備是“力量”的象征。符號一般的人是沒有個性和態(tài)度的,符號的象征,點綴世界。眺望遠方,是生存在當下,期待未來的生命。。。。。。講述:現(xiàn)實和理想 ;文明于野蠻 ; 愚昧與智慧 。。。。。之間的沖突和決裂”
******************************************************************
Destiny:徐老師為什么章中的人物都是那個樣子的,不像人,卻又實實在在是人?在人這個形象的表現(xiàn)中,您賦予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徐云飛:我這套作品里的人是符號化了的,就像我們站在高處看都市里的人群,沒有性別,沒有身份。只是符號只是人。很單純的,也是分明,我喜歡這種人,也擅用這種表現(xiàn)形式。這里的人貪婪就是貪婪,愚昧就是愚昧,溫暖也一定溫暖.....比起現(xiàn)實中許多裝模作樣的人,要可愛的多。
******************************************************************
徐云飛:《不變的風景》總算面世,我其實有點緊張。現(xiàn)在唯一能做的是等待著大家的接納和喜歡。同時請允許我感謝一下集幣在線,給了我機會在這和大家交流,也感謝今晚在線的各位朋友的到場,我能做的就是繼續(xù)做更好的作品回饋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