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年中國金幣總公司開始成立特約經銷商銷售制度,之前并未設立。
二、精:泛指新中國當代金銀幣中,1998年之前所有“老幣”品種相對在題材上取材更精華,設計上更精美、工藝上更精致的絕佳優質品種。
三、稀:泛指新中國當代金銀幣中,1998年之前在計劃發行量、實鑄量、后期融毀量、收藏沉淀量、市場可流動量等相對緊缺的量少稀有品種。
**********************************************************************************
江南 說:如果金總有培育市場的誠意,目前應該大力回購珍稀品種,這些品種的穩健上行,一方面可以維護市場價格體系,另一方面能鼓舞勵收藏者的信心,兄以為如何?
回江南兄:近來一直有消息稱,金總正準備籌辦金銀幣回購機制體系,目前還在建設中,聽說好像首先要在廣州試運行,相關情況我們都還在進一步關切中。
**********************************************************************************
有朋友問:“那些98年以后的品種,將來能否成為“老精稀”的品種?”
我的理解是,98年之后的品種就不能在被歸結于老精稀了,但我們又何必總是拘泥于這個字眼兒呢,其實在迄今為止的新中國貴金屬紀念幣中,98年之后也有太多好東西了,雖然從字面上,很難再稱謂成老精稀,但它們卻是同樣具有深遠意義的“稀有幣”比如我們都很喜歡的敦煌、龍門石窟5盎司金幣,扇形、梅花形的生肖馬金銀幣(2002年生肖馬除彩幣外普遍實鑄量少、工藝相對精致又是全套系列中的幣筋)等等等,另外,在彩幣中也有一些比較好的品種,如貴妃醉酒、彩金虎這些品種通過這些年的長期消耗沉淀,在市場上已經獲得更多廣泛人士的普遍認可,其題材上的優秀和工藝上的唯美都不失為未來的一個絕佳的好品種。另外彩幣中也有大珍,比如很多人都知道的瑞士產1/4盎司彩金虎樣幣,這枚幣的傳承意義和價值,恐怕就是照比“老精稀中”的同級別樣幣來講恐怕也不遜絲毫。所以,我認為集藏新中國當代金銀幣不要帶著有色眼睛去看待問題,更要客觀的辯證看待未來金銀幣的宏大發展,不要太過拘泥于字面理論。如果因為一句由于歷史原因所遺留下來的俗語而爭論不休,而喪失當前難得的收藏投資好機會,真的是得不償失,一點意義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