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開始,外匯市場和商品市場風云突變,美元一改之前跌跌不休的狀態一路上揚,其它非美貨幣則轉而向下;與此同時,原油和黃金遭遇大跌,幅度之大出乎很多投資者的意料。
本周二,美元指數達到77.413點,這是自1月22日以來的美指最高點。
金價在上周瘋狂“跳水”后,本周一小幅反彈,但周二再次跌破800美元/盎司這一整數關口。商品價格的大跌讓沒有及時看清市場轉勢的投資者損失慘重。
美元會持續走強嗎?商品牛市終結了嗎?這次是調整還是趨勢轉變?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不少分析師都認為暫時還沒有完全確定的因素能讓我們看清市場的變化,作為投資者來說,也只能見機行事,隨機應變。
貨幣
澳元歐元跌幅大 相關理財產品隱含風險
本周一,歐元/美元跌至1.4695,自從7月15日創下1.6038的歷史新高以來,歐元就開始直線滑落,至此,歐元連續下跌已經進入第六周。當然不僅僅是歐元,其他貨幣對美元近期都顯示出了疲軟下滑的狀態。本周一,英鎊/美元的匯率跌至兩年來最低,達到1.8644;日元/美元的匯率達到110.08,在近7個月內的最低點徘徊;澳元/美元也跌至0.8685。
“從歐元兌美元走勢來看,自7月15日以來到本周一,歐元的跌幅已經達到8.9%,連續跌破1.5500和1.5280之后,在1.6037形成的雙頂態勢已經確立,跌勢應該還會繼續。但需要注意的是匯價在連續單邊大幅下跌后,短期指標已經嚴重超賣,所以隨時都可能出現劇烈震蕩走勢,這時入市短線無論買賣風險都很大。”中國銀行寧波市分行資金業務部的交易員介紹說。
雖然自美指上揚以來,美元對其它貨幣的匯率不斷反跌為漲,但是也有各種差異。其中澳元自7月15日開始到本周一,下跌幅度達到12.9%,跌幅在各幣種中最大。而人民幣對美元雖然也持續回調,但下跌幅度僅為7.8%。,不到歐元跌幅的1/10。
上半年澳元風頭很勁,對美元的匯率連連創出新高,商品牛市也讓作為商品貨幣的澳元沾了光,一度很強勢。“但也可能是因為澳元長期以來比較高漲的表現,使得這次在美元反彈過程中傷勢嚴重。”澳大利亞資源豐富,商品價格的下跌對澳大利亞經濟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有專家預計澳元/美元面臨進一步下跌風險。
本周一,美元/人民幣價格一度升至6.8665元,距離上一次的人民幣中間價新高6.8128,人民幣的回調已歷時一個月。但在這一個月的回調中,人民幣/美元的下跌幅度為7.8%。,只有歐元跌幅的將近1/10。“事實上,作為人民幣來說,和非美貨幣基本步調一致。非美貨幣漲,人民幣也漲,比如我們來看一下6月13日到7月15日之間,歐元/美元上漲4.3%的時候,人民幣/美元也上漲了1.3%,但是當歐元、澳元等貨幣在此次下跌行情中跌幅巨大時,人民幣的跌幅卻相當緩和。”上述交易員表示, 雖然在美元強勁上揚的大背景下,人民幣可能繼續維持下行風險,但整體而言,“人民幣升值趨勢結束”的定論還為時尚早,人民幣有可能出現溫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