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本位遲早復辟 |
發布日期:08-11-24 16:50:53 作者:宋鴻兵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與經濟資源的錯配,積累37年之后形成了嚴重的經濟結構失衡。
一方面以美國為主的國家用透支未來以過度消費,一方面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國家通過過剩生產來支持這種消費。次按危機的爆發不過是一個導火線,最后引爆的是全球經濟結構的總調整。記者:美國時常通過貶值來轉嫁自身債務。這次危機會不會是一個契機來動搖美元的地位,使其他貨幣的地位得到提高? 宋鴻兵:許多金融界人士應該已經在一年前看到這次危機的到來,并開始思考危機會怎么收場,怎么來落幕。我認為2012年前美國房地產不會見底,危機很難在此之前結束。但落幕危機之日,就是全球貨幣體系發生重大改革之時。這將涉及到貨幣游戲規則要發生重大改變。怎樣在這種改變中維護自己的利益,是中國應該認真研究的當務之急。 黃金重新貨幣化遲早會重提 記者:新貨幣體系會是金本位嗎?宋鴻兵:遲早都有人提出黃金重新貨幣化,至少是部分貨幣化。如果一個強大如美國這樣的國家尚且不能保證其主權貨幣信用的話,那我們能相信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做得更好么?大家只能相信真金白銀。中國的問題:預防勝治療。 世界經濟發展到今天需要一個全球性貨幣,全球的統一貨幣有望是“黃金+碳排放量”。 有人認為黃金增長的速度趕不上現代人類社會財富增長的速度,從理論上來說,這根本就不是問題。如果看過弗里德曼《貨幣的禍害》這本書,就會明白,金本位與黃金多少沒有關系,哪怕世界上只有一盎司黃金,照樣不妨礙實行金本位。 其次,黃金增長的速度趕不上社會財富增長的速度,這完全是一種錯覺。美國200年來GDP的平均增速不過3%,世界銀行公布的全世界近50年來的GDP平均增長率是4%-5%,而黃金的產量增長大約是2%-3%,中國從1974年到現在的黃金產量每年增長10%。 “財富劇烈增長”是個錯覺。確切地說,是紙幣數量在劇烈增長。比如說,一棟房子去年值100萬,今年值200萬,這并不是說明財富增長了。再說,即使在勞動生產率提高之后,黃金相對實物增長稍慢,導致物價下跌,那么,人民手中黃金的購買力增加,這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像鋁、絲綢、紙張曾經是只有貴族才能消費得起的東西,變得人人都能買得起,難道不是好事嗎? 記者:金融危機下,黃金前一段升幅由700多美元漲到了900多美元,是否很多人對美元還有幻想? 宋鴻兵:其實我們所看到的市場價格,是誤導的信息。我們現在看到紙黃金的價格和實物黃金的價格已經全然背離了,F在美 |
上一篇:周評:滬黃金期貨出陰霾 實盤需求支撐短期走好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