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板塊小全張___義智看盤 |
發布日期:08-12-07 16:51:5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世上萬事萬物都在變化中。郵市行情同樣也在隨時代而演變。把握行情轉變的規律,與時俱進,才能在千瞬息萬變的行情中,立于不敗之地。歷史是順勢者昌,逆勢則亡,不知變通,抱殘守缺,只能在憤世嫉俗中被歷史向前的滾滾洪流而吞沒。 1. 郵市行情的演繹軌跡 上個世紀后期,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中國集郵事業終于從10年浩劫中復蘇,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給郵界注入了煥發生機的活力。于是,新一輪集郵熱開始了。由于當時集郵界百廢待興,郵票品種單一,于是,收集單枚套票與多枚套票是社會的主流,當然,這與當時人們的收入有主要關系,因為當時農民一天的工分才1毛錢,工人工資才十幾元上下。人們花兩三塊錢,才買一枚小型張,而買一套票才幾毛錢。總公司的對套票的提價,又加劇了人們收集套票的熱潮。 直到八十年代后期,小型張慢慢走入人們的視界,引起關注,特別是在91年、97年兩次大潮中,小型張脫穎而出,占盡風光。面值幾元的千里走單騎、水滸一,竟在短短的幾年里上漲到了一百多元,更勿論奔馬、齊白石等小型張了。這是因為小型張設計美,大小適中,人們有錢了,小型張更適合大資金的投資與介入。而套票在行情交易中,就顯得繁鎖費時了。 2 001年,小版票做為市場新貴,登上了歷史舞臺,讓看好小型張的人們大跌眼鏡。馬鹿為首的航天小版、小鯉魚小版票、木蘭從軍小版票、鏡泊湖小版票等,炙手可熱,先聲奪人。以馬鹿小版為例,2001年1月份,僅10元上下,屬打折票,到了春季的四月份,竟達到了75元每版,翻番7倍,成為郵市神舟大版之下,萬票之上的大黑馬。其它每種小版票也雞犬升天。這也與人們的購買能力有關。且小版票相對小型張板塊,相對小,盤子輕,易操盤,防偽好,而比價偏低,又多套票置于一小版上,同樣適合大資金出入。而小型張板塊因發行品種多,盤子大了。又由于許多人來不及轉變思想的人習慣性地看好,小型張相比于小版票,比價偏高,還有致命一點是小型張在過去的行情大潮中,出現了整盒整箱的假貨。 在2004年春及2005年底——2007年的郵市行情中,小版張又將小版票轟下了擂臺,成了行情的領軍板塊,尤其是03小版,風頭出盡。其中的網師園、鼓浪嶼等,竟由過去的20多元每版,上沖到了200以上,突現了小版張做為主力板塊的厲害。至于整包的小版張價位更是咄咄逼人。這與現在人們更富有了,投資要求合適大資金出入,攜帶交割方便、防偽更高、審美更高、藝術價值更高有關,以往的小版票比起小版張來,設計精糙了些,塊頭大了些等等。 但歷史在進步,今后小版張在郵界仍領風騷,但是,歷史不會原地踏步,今后的行情中,小全張板塊將卷土而來,后來居上…… 2. 港歸10年與賀新一的啟示 筆者大膽預言,港歸10年、賀喜一組、武強木版年畫為首的小全張板塊,就成為郵市兵家必爭之地,成為今后郵市行情的領軍品種與板塊。縱觀近年國家郵政郵票的發行軌跡,不難發現,小全張系列的比例正在加重增多。從衡量一個品種一個板塊收藏投資價值上看,小全張發行量極為減肥瘦身,港歸10年連香港劃去的22萬,僅83萬;賀新喜一組僅365萬。即便是木版年畫系列,除了武強木版年畫766。8萬,楊家埠、桃花塢等也在千八百萬,遠小于編年小型張的上千萬甚至幾千萬。從題材上看,港歸10年張也好、賀喜一也好,武強系列也罷,題材重大,或是人們喜聞樂見的生肖題材,或是反映了中國千百年來的悠久璀璨歷史文化。從設計防偽上看,小全張是將一套票置于一枚小型張大小的畫面中,是多個郵票圖,比小型張多了觀賞性,兼具了小版張的審美性,但又具備了小型張的攜帶交割方便的優點,由于小全張體積更適中,比小版張小版票更具優勢,同時,小全張系列的高防偽性,又避免了小型張易 |
上一篇:十二月四號盧工郵市綜述:潤土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