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銷售以金銀為材質的紀念章。從投資獲利的角度看,這類所謂“絕版發行”的“金銀紀念幣”,不過是某些機構和商家撈錢的手段。作為投資者,不要輕易涉足,以免雞飛蛋打,得不償失。
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務院唯一授權發行金銀紀念幣的機構。在中國,一切非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標注面額的金銀制品,均為偽造法幣,屬犯罪行為,在國家嚴厲打擊之列。
再提醒一個問題:金銀鉑鈀等貴金屬紀念幣的標重都是用“金藥衡”的“盎司”為單位的。
現代普通流通紀念幣簡述
我國普通紀念幣從鑄造工藝上區分,有精制幣和普制幣兩類。精制幣和普制幣采用相同的原模,但工作模是不同的。
普制幣目前的發行渠道較廣,一般國有商業銀行在發行當日在銀業網點投放一部分,收藏者可到網點等值兌換,但是由于目前的發行數量不能滿足所有收藏者的需求,所以一般需要到網點排隊兌換。
中國人民銀行還指定一些單位,裝幀一些紀念幣議價發行,比如中國錢幣學會、中國錢幣博物館、中國造幣總公司、沈陽造幣上或上海造幣廠等,但是,1996年以后, 康銀閣錢幣有限公司成立,成為中國人民銀行指定的裝幀人民幣的唯一公司,這些裝幀后的紀念幣,由康銀閣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特約經銷商銷售。還有一個發行渠道,就是人民銀行分配給各地的錢幣學會一部分份額,錢幣學會的會員基本每人能夠等職兌換一套。
人民銀行自84年發行第一套建國三十五周年普通紀念幣以來,發行量根據當時的人民幣市場流通狀況決定發行數量,發行量最少的是寧夏自治區幣,156萬套,最多的是建黨紀念幣,發行量為3000萬套,近年來發行量一般在1000萬套左右。普制幣沒有收藏難度,現在5000千元左右就可以收藏一個大全套。
精制幣要分兩部分來說,一部分是1995年及以前的早期精制幣,其本沒有公開發行,主要是國家和人民銀行領導出訪或接待的禮品,這部分精制幣目前收藏難度較大,特別是鑄造量1000枚的建國40周年精制幣和2000枚的內蒙古精制幣,價格達到數萬元仍一幣難求。另一部分是1996年及其以后的后期精制幣,鑄造量以2.2萬套為主,少數品種鑄造10萬套。人民銀行統一委托康銀閣公司裝幀,裝幀量以2萬套為主,由康銀閣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特約經銷商銷售,在康銀閣公司的網站上就可以找到這些經銷商的資料。由于禮品的需要,后期精制幣除了康銀閣公司裝幀銷售以外,人民銀行還裝幀一部分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