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天一
處于傳統歇夏期里的郵幣卡市場行情十分清淡,市場成交也比較少。目前郵幣卡的收藏投資者應該以等待觀望為主,沒有較大把握就不要輕易出手去買入,有時候,等待本身就是一種策略,與其買入容易被套,不如耐心觀察行情演變。
郵市方面:
中國郵政定于2014年7月6日發行《黃梅戲》特種郵票1套3枚。面值一枚為80分,另外兩枚均為1.20元。圖名:(3-1)T天仙配、(3-2)T女駙馬、(3-3)T打豬草。郵票規格:33×44毫米。齒孔度數:13.5度。整張枚數:16枚。整張規格:165×210毫米。版別:膠印。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熒光噴碼。設計者:張旺。責任編輯:董研。印制廠:遼寧省沈陽郵電印刷廠。
出售辦法:自發行之日起,在全國指定郵政網點和www.cpi.net.cn網站出售,出售期限6個月。
據設計師張旺介紹,三枚郵票表現內容別取自黃梅戲經典曲目《天仙配》、《女駙馬》和《打豬草》。此套郵票將是國內首套使用數字中國畫技術創作的郵票作品。
南開大學藝術設計系副教授、文學院數字中國畫創作研究中心主任張旺潛心研究用數字技術繪制中國畫,將中國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創作出了不少藝術精品。
新郵紀念黃埔軍校建校九十周年日前剛剛在郵幣卡二級市場上露面交易。黃埔軍校誕生于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是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創立的中國第一所新型軍事干部學校,名為“陸軍軍官學校”。1924年6月16日軍校在廣州開學,因校址設在黃埔長洲島,故通稱“黃埔軍校”。該校以孫中山的“創造革命軍隊,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以培養軍事與政治人才,組成以黃埔學生為骨干的革命軍,實行武裝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在中國的統治,完成國民革命為目的。軍校采用軍事與政治并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方針,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人才。廣大黃埔師生在反帝反封建、爭取國家統一與民族獨立的斗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郵票采用虛實結合的表現方法,背景為黃埔軍校舊址大門,簡練的鋼筆線條勾勒了軍校的白墻與古樹。前景取自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油畫作品,由潘嘉俊創作的《1924·黃埔軍!,表現了軍校閱兵場景。郵票畫面氣氛肅穆,90年滄桑歷史盡在其中。
本次發行的紀念郵票是繼1994年發行的紀念黃埔軍校建校七十周年后時隔20年中國郵政又一次發行的關于黃埔軍校的紀念郵票。
具體的郵市行情方面,處于傳統歇夏期里的郵市行情比較疲軟,沒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