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資封片發行有待規范 |
發布日期:10-04-11 08:57:5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江南時報 作者:蔡明 |
郵資封片是郵資票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近些年來,郵資封片的欣賞和宣傳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發行的品種也是越來越多。但是,綜觀這幾年郵資封片的發行情況,卻有不少問題值得反思、有待改進: 一、“資料封片”外流顯系違規 近年來,許多地方委托郵政部門發行了專用郵資圖普通郵資明信片和郵資封,成為地方宣傳的重要載體,但是,也有一部分所謂的未加印“資料封片”流入郵市,成為炒作的重要對象,其中的普通郵資片“白片”,據有心人估算,每個品種大約流出量僅為2萬枚左右。這批封片既然為留存資料所用,就應該嚴格歸檔,而且這種封片也沒有在郵政窗口公開發售,顯然其外流應歸于違規一例,這種情況的出現反映的是郵政管理上存在著明顯的漏洞,封片價格固然被炒高了,但郵政的內部監管能力卻受到了質疑。 二、特種郵資片發行有欠嚴謹 特種郵資片一直處于“邊緣化”的地位,與其發行欠缺嚴謹有著根本性的關系:一是發行間隔無序,往往長時間沒有新品種面市;二是形式紛繁復雜,既有單組的,又有AB組區分的,既有多枚成套的,也有單枚發行的,既有套裝的,也有本冊式、單枚版式的;三是選題凌亂 ,比如一些風光題材就與風光郵資明信片有交叉之嫌。這些狀況反映出特種郵資片的發行隨意性很大,這對穩固一個系列品種的形象是極為不利的,至少也給集郵愛好者的系列收藏帶來了一定的麻煩。 三、郵資封片難以確保郵政窗口供應 與郵票發行相比,郵資封片在郵政窗口的供應問題顯得更為嚴重,絕大部分郵資封片在發行首日無法在郵政窗口見到“真容”,甚至預訂戶都不能保證在首日取得,這給首日實寄封片制作者帶來了相當大的困難。不僅如此,在發行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大部分郵資封片依然沒有郵政窗口供應,相反倒是有整包整箱的封片在郵市上流通,這其中的原由耐人尋味。 四、郵資加印封片出錯現象頻發 即使郵資封片不象郵票那么受重視,但兩者同樣都是國家發行的郵資憑證,代表的是國家郵政的形象,因此設計、發行的嚴肅性是同等重要的。但近年來,隨著郵資加印封片品種的不斷增加,出現錯誤的情況也頻繁發生,可謂“小錯誤不罕見,大錯誤極罕見”,顯示出對郵資加印封片管理上的嚴重問題,加印封片內容誰來審核、如何把關、該怎么堵塞“錯誤”產生的根源性漏洞,這確實需要郵政部門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