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語音盲道有望用于世博場地 |
盲道被占用、鋪設不規范等問題,曾讓許多盲人不敢行走。目前,一種“會說話”的電子盲道誕生了。日前,市無障礙推進辦組織部分專家,對面向全國征集到的“無障礙設施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進行了初審評選,近20項新技術新設備脫穎而出。其中,“會說話”的電子盲道將在松江進行試點,有望運用于部分世博會場地。 20項新技術脫穎而出 這次征集活動于年初通過互聯網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專家從44項“三新”材料中初步選出近20項。其中,一些新理念、新技術應用于無障礙設施的產品或試制品,如波浪形尼龍扶手、藍牙讀屏軟件、定向語言發聲裝置、可調控自動門、數字化電子盲道等,將于8月底9月初開始推出試制品。 市無障礙推進辦表示,今年年底以前將公布最終評定結果,市推進辦將評選出“三新”設備向各區縣和有關部門推薦,使這些新技術能盡快應用到本市的無障礙環境建設中去。 電子盲道將實地測試 傳統的盲道分為“前進盲道”和“提示盲道”兩種,通過在道路上鋪設條形或點狀的凸起紋路,來提示盲人前進或拐彎。然而,由于目前盲道存在鋪設不規范、不連貫、被占用等問題,盲道的真正使用率一直不高,很多盲人出行仍然不敢走盲道。 而數字化電子盲道可以給盲人更多安全感。電子盲道的中間或下面裝有芯片,可存儲相關地點的信息,與盲道配套的盲杖底部裝有接收器。當盲人行走時,盲杖只要在數字化盲道上輕輕劃過,芯片內的信息就可被接收并轉換成語音,盲杖手握處的小喇叭隨即會以語音形式提示盲人周圍路況以及該如何行走。如果道路地點改變,只要改動芯片內的存儲信息,就可以繼續使用。 據市無障礙推進辦介紹,數字化電子盲道目前已有完整的設計方案,8月初會在松江一家康復中心試建100到200米的盲道路面,并讓盲人實地測試,根據他們的意見進行進一步修改。改進后的產品經專家評定后,有望運用于部分世博會場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