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會展項打造未來“樂活人生”綠色科技進入尋常百姓家 |
未來家居要讓居民享受“樂活人生” 龔星 資料圖片
世博網5月25日消息:在上海世博會園區內,你會看到眾多展示未來家居生活的展品。在城市最佳實踐區,你還能看到體現節能環保理念的未來“樣板房”。 昨天,“滬上·生態家”項目技術負責人韓繼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滬上生態家展示的技術中,有70%目前就能推廣應用,另外30%在未來3—5年內也可推廣。據介紹,在已經開建的嘉定江橋保障性住房中,諸多“綠色”科技就將得到大規模應用。 “天下一家”設計總監蔣同慶則表示,該館展示的是2015年的城市家庭生活,“我們相信,這些高科技展品5年后就能實現商業化。 ” 綠色建筑
諸多技術將進入新建小區 “綠色建筑,樂活人生”,這是城市最佳實踐區上海案例“滬上·生態家”的展示理念。設計負責人、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資深總工汪維表示,這體現了未來家居生活的理念:首先,市民居住的樓房要綠色環保,實現建筑節能;其次,室內的各種家庭用品要更有科技含量,更人性化,讓居民享受都市‘樂活族’的樂趣。 “滬上·生態家”就是綠色建筑的一個典范。它面南朝北,迎合上海主導風向;內部設置了多路水平貫穿風道,催生了一股股穿堂風,讓人們進入樓內就感到涼風習習。建筑的屋頂設有五臺垂直軸靜音風力發電機組,它們能驅動機械拔風風機,強化中庭的氣流運動。 綠化,是綠色建筑不可缺少的元素。在“滬上·生態家”的南立面,你可以看到掛壁植物模塊,在西立面可見到爬藤,屋頂上則有一片功能性花園。專家介紹說,這些模塊拼裝植物不但能美化環境,還提升了建筑的隔熱保溫性能。在世博園區,綠化面積最大的當屬主題館,用于該館的“生態墻”技術將在靜安區的舊區改造中推廣。 綠色居民樓也離不開水。 “滬上·生態家”裝有雨水收集系統,屋面雨水被回收后匯入庭院里的水池,經池中的生態浮床系統凈化后,成為景觀用水和生活用水。 廢物利用、變廢為寶,也是綠色建筑的一大特色。據汪維介紹,“滬上·生態家”建筑的大部分工程材料來自“垃圾”。其中,60%—70%的水泥來自粉煤灰,15萬塊青磚都是廢舊的;建筑外墻由“淤泥磚”砌成,它們取材于蘇州河底的淤泥;而建筑內墻也全部應用新型的固廢再生材料。 節能,是評定綠色建筑的一大指標。在“滬上·生態家”中,應用了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太陽能發電容量達到12千瓦。此外,這幢生態樓還安裝了太陽能熱水系統、地源熱泵,盡可能地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量。 “滬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