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技術世博顯神通 室外也能感受涼風 |
明年世博會舉行的時候,正值上海氣溫最高的季節。如何利用“綠色”技術緩解全市電力、自來水等壓力,控制世博館溫度,成了世博會主辦方研究重點。這是記者從剛出爐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綠色報告中獲得的信息。 室外也能感受涼風 世博會主辦方將采用各種控溫、降溫措施,如架空部分建筑底部,設計自然風場;結合高架步道的規劃布局,設計遮陽系統;結合綠地系統規劃,考慮綠化降溫效應。此外,場館還采用了控溫、降溫材料、水體降溫技術等。屆時,參觀者在室外也能感受到陣陣涼意,不用再受高溫之苦。 世博會的所有場館設施充分考慮節約用水的要求,采用了大量節水設施,包括節水型衛生潔具、節水型綠化灌溉設施。同時,園區內將大量采用透水地面,減少外排至城市雨水管網的徑流量和徑流污染。 同時,針對世博會期間可能出現的臺風天氣,世博會主辦方還采用了雨水回用系統。 世博園區內的一般生活用水,部分將由經過處理后達到回用標準的雨水承擔;另外,還有一部分則由經過處理后達標的黃浦江水作為補充,預計可節約自來水約100多萬立方米。 非電空調緩解用電壓力 世博會分布式供能燃氣空調即非電空調,主要應用在浦西的A、B、C地塊和浦東的部分場館,總數量為44臺。非電空調不以常規的電力為能源,在大幅度消減電力投資的同時,還能消減夏季峰值電力的作用,彌補夏季燃氣低谷的綜合經濟效益。記者從環保部門了解到,非電空調的一體化機組極為緊湊,占地不足常規中央空調的一半;冷卻泵、冷卻塔風機可以變頻控制調節,有效減少能耗,運行半年時間可減排二氧化碳約4萬噸;由于不采用氟利昂或其替代物,運行時則不會產生有害氣體和消耗臭氧層的物質。 世博園區內部分建筑將采用江水源熱泵和地源熱泵。這些建筑引入黃浦江的江水作為空調系統的冷熱源,使夏季室外30多攝氏度的熱氣,經過黃浦江水稍作冷卻后再通過空調進入室內,來營造舒適宜人的室內環境。而在冬季則從水源中獲取能量。采用此技術之后,在冬季預計可節約費用30%左右;在夏季,則可以使制冷效率提高7%左右。 太陽能發電廣泛應用 據悉,世博園區內的中國館、主題館、世博中心、南市發電廠等主要場館設施以及部分國家的自建館,在屋頂和玻璃幕墻上都安裝了大量的太陽能電池,總裝機容量超過4.86兆瓦,屆時將實現與上海主電網并網發電。 同時,世博園區內的路燈、草坪燈、公園照明燈,也將大量使用太陽能照明技術。此外,部分場館還采用了太陽能熱水系統。 主辦方積極探索新能源技術和節能技術,為城市未來的能源戰略和能源結構調整提供借鑒的同時,也為7000萬參觀者提供了舒適的參觀環境,讓2010上海世博會真正成為一片“綠色”的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