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格緣何持續走強? |
發布日期:09-04-06 09:09:0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投資有道 作者:俞志強 |
過去十年的大多數時光,黃金價格上升的主要推動力在于美元疲軟和通脹憂慮,這在2008年上半年尤其顯著。不過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美元貶值之勢暫時停止,對其它主要貨幣呈現強勁升值;石油及其它主要大宗商品泡沫破裂,使得至少短期之內對通脹憂慮事實上已經被通縮憂慮取而代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金價逆風并沒有吹拂走黃金成色,國際金價在今年2月份再度上摸1000美元的心理大關,3月18日,美聯儲大量購買長期國債的消息,刺激期金在盤后電子交易中大幅反彈逾60美元。那么黃金究竟緣何持續走強呢? 高盛公司的澳大利亞分支機構——高盛JBWere的分析師Malcolm Southwood認為,宏觀經濟環境是驅動金價的主要因素,當貨幣購買力受威脅時,黃金總表現不錯,而如今這一危險顯然來自兩方面。Malcolm Southwood相信,各國政府目前為挽救當前衰退和經濟危機所采取的措施,最終將導致濫印貨幣,從而引發紙幣貶值風險;而Malcolm Southwood的高盛同事Jeffrey Curry和David Greely更指出,各國政府的這些措施(如政府支持銀行)使得金融風險正在大規模地向政府轉移,主權違約風險在上升。 瑞士銀行分析師John Reade分析投資者基于各種原因買金。他認為近期黃金買盤似乎緣于以下幾大原因:首先是對系統性風險的擔憂;其次是對政府公債激增的憂慮令各國貨幣貶值;第三是預計長期而言通脹率大增;最后是長期存在的地緣政治風險。John Reade稱,“目前上述所有理由都在刺激黃金投資需求方面發揮作用,這些論斷本身是否能站得住腳倒無關緊要。目前金融行業動蕩頻仍,已重新啟發起購買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興趣,可能會使投資者近期持續看好黃金。” 美元走強 金價堅挺 美元兌歐元在2008年7月尋得底部后,在隨后5個月快速走強,同時石油和主要大宗商品的價格崩潰也很大程度上排除了通脹憂慮,通脹憂慮短期內實際正被通縮擔憂取而代之。瑞士銀行分析師John Reade說,“若在以往,我們會預計上述情況將導致金價深幅下跌,但目前以美元標價的黃金依然堅挺,而以其他主要貨幣(尤其是歐元、英鎊和澳元)單位的金價走勢也較強勁。” 事實上,雖然初看起來金價自2008年3月見頂后表現平淡,然而以澳元和歐元計價的黃金走勢已經疊創新高。2008年下半年以來,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的強勢不斷得到加固,全球金融投資的杠桿化下降意味著更多美元回流國內,而歐洲央行如今也有著比美聯儲更多的削減利率空間。盡管美國經濟疲軟,短期內美元似乎仍將維持最近的強勢,通脹憂慮如今更已脫離議程(至少暫時如此),那什么因素能夠驅動金價繼續前進呢? 高盛公司的分析師Jeffrey Curry 和David Greely,在題為“黃金:最后的救命稻草”(“Gold:The Currency of Last Resort”)的報告中提出一個引人注目的觀點,金價和一籃子貨幣的公允價值的關系已然被打破,這反映出日益加劇的全球金融困境現狀,以及金融風險正大范圍向政府部門轉移,主權違約風險在抬升。近期的金融環境使得所有貨幣正變得日益更具風險性,美元的重整旗鼓更多是受其他貨幣衰退驅動而非受益于對美元信心的提升,這使得黃金成為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瑞士銀行分析師John Reade也指出,“許多分析師目前擔憂政府救助銀行的代價,包括注資和政府在(和將)承擔負債,以及財政刺激方案的成本和經濟活動銳減導致稅收減少等。” John Reade稱,公債大增以及對國家可能無法延期還債的擔憂已導致投資者憂慮某些市場出現貨幣及債務市場危機,尤其是英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主權債務信用評級下調,加之其它地中海國家前景看淡,已引發投資者拋售這些國家的債券,從而使它們相對德國10年期政府公債價格大跌,顯示出歐元區也很難 |